教师备考微信jiaoshi518中公教育咨询电话4006300999更多教师考试资料欢迎关注中公教师网部落手机QQ扫一扫轻松关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以青蛙为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调查探究,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科学探究中发展了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举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难点:青蛙和早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齐白石先生《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著名作品: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学生欣赏,教师提出问题:齐白石老人将这幅画命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同学们看这幅画妙在哪里?学生从蝌蚪联想到青蛙,进而想到远处的蛙声。教师备考微信jiaoshi518中公教育咨询电话4006300999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赞扬,提出: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其实这里面还蕴含了生物学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二)新知探索1.青蛙的生殖生物兴趣1组为大家播放青蛙繁殖过程的录像片,教师学生思考:青蛙鸣叫的意义。学生得出齐白石先生的画中,有蝌蚪就证明了青蛙的存在,而青蛙的繁殖必然要鸣叫吸引配偶,因此对这幅画的联想是有科学知识为依托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出视频中青蛙抱对的意义。抱对是为了授精,从而得到青蛙体外受精的特点。一组同学再次为同学们播放青蛙繁殖过程的视频,总结出青蛙繁殖的大体过程:鸣叫→抱对→排出生殖细胞→水中受精。2.青蛙的发育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受精后的蛙卵是怎样一步步变成青蛙的呢?二组同学介绍孵化蛙卵、饲养蝌蚪的情况,播放蝌蚪的发育过程FLASH影片。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蝌蚪和青蛙的形态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找出早期蝌蚪和青蛙的形态结构区别,蝌蚪有尾,用腮呼吸;青蛙有四肢,能用肺呼吸。教师引导学生将前面学到的昆虫的发育过程与青蛙的发育过程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青蛙的发育过程也是一种变态发育,从而突破了难点。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教师在PPT上呈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