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023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束锦鲍雨党的二十大报告壁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举措既要分门别类、科学制定,又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其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重要一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来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及其扎实推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江苏要充分展现探路者的担当作为,奋力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为书写好共同富裕的江苏篇章筑牢基础,同时要担当起先富帮后富的光荣使命,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国大局中贡献江苏力量。一、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曾长期饱受贫困问题困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抱有深深的渴望。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魔更为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消除贫困既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志不渝地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创造中国人民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的艰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到“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