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总第020期|66海河传媒采编一线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守正创新探析□刘云云[摘要]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容和形式相对独立,所刊发的作品往往融入新闻意识、价值判断、公众情怀和文化品格。当下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媒体融合正深入推进,副刊也承担着融合转型的使命。《天津日报》副刊“满庭芳”应势而为,与时代精神共频,与受众需求契合,主动进行媒体融合探索实践,走出一条新媒体时代党报副刊守正创新之路。[关键词]副刊;新媒体;守正创新作为一种报学现象,副刊是我国近代报纸发展的产物。当代著名报人赵超构曾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不同于新闻版面,副刊拥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在内容、形式、编辑的结构等方面,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可以说,副刊同时具备“从属”与“自主”的双重媒介属性。《天津日报》作为一张历史悠久的新闻纸,创刊伊始就设有副刊,从“文化园地”到“满庭芳”,坚持办好综合性副刊,打造党报文艺副刊的高地,一直是不变的追求。当下,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报纸副刊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满庭芳”应时而变,发挥副刊独特的优势,呼应时事热点、社会生活、文化生态等,找准“新闻”与“副刊”的契合点,彰显新媒体时代副刊不“副”的精准定位。一、与时代共频坚持守正创新新闻性和文艺性,是副刊具备的两栖性。所谓新闻性,是说副刊的文字虽然是软【1】田建平:《当代报纸副刊及其媒介转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第65页。性的,但它仍然强调自身的新闻属性,要对报纸的新闻报道做有机的补充;文艺性,则是说副刊讲究时代感、趣味性、可读性,为读者提供有趣有用、雅俗共赏的信息和知识。副刊以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独特定位,弥补了新闻版面所不能涵盖的内容,更好地宣传优秀文化、传播先进知识。“副刊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自然流露着当时的社会情感、公众意识,与时代精神遥相呼应,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变迁。”【1】因此,副刊不“副”,是报纸副刊界公认的功能定位和追求。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成为副刊应有的题中之义。“满庭芳”创刊于1984年1月4日,在创刊号的头条文章《辛勤的园丁和满庭芳》里,旗帜鲜明地提出办刊理念:“报刊要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近四十年的办刊历程中,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呼应、对文化品格的强调和确认,成为“满庭芳”始终坚守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上呼应时代精神。“满庭芳”作为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