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回眸、评析与憧憬*胡弘弘王丹**【摘要】回眸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立足于“制度”本体论的“好制度”“全新政治制度”“根本制度安排”等新定位得以阐释,着眼于“规律”认识论对制度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现实运行、发展完善等方面的分析得以深化,最终落脚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论正义导向。值得关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定”到“法理”、“理论”到“实践”、“应然”到“实然”的研究仍在路上,任重道远。未来研究应当注重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以期助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真正发挥和世界民主形态中中国政治智慧的彰显。【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法学等学科领域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的传统研究命题。它在人们的视觉与感官之下留下了一些固有的深刻印记,诸如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等。然而,规范与现实之间张力的存在,使得持续迸发制度的鲜活力和生命力,成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得不面对的,也是必须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相调和、相融进的关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唱响“新时代”的华章,2021年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注定在人大发展史上留下浓重色彩,这些都意味着国家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体定位、理性认识、价值功能等方面的判断更加科学而富有规律性,聚焦于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定位揭示了它具有哪些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实—59—****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研究”(22ZDA068)的阶段性成果。**胡弘弘,女,湖北大悟人,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王丹,女,河南辉县人,法学博士,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暨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助理。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之间的理想互动?如何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真正发挥效能,助力国家治理提升?回应诸如此类的发问,梳理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阶段性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或可发现本真,从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逻辑、运行规律,做出客观的图景预判。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新时代回眸回溯过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与其生成、发展、完善的时间节点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理论和实务学者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