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3月开始施工。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加速B.工业落后局面无法得到改变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工业总体布局日趋合理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进行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完成3、观察下表,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项目年份和增长率原煤(万吨)钢(万吨)布(亿米)粮(万吨)1952年664913538.3163921957年1300053550.519505增长率(%)962963219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土地改革的完成C.“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4、表1新中国建设成就表(部分)时间成就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根据表1指出,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政府()A.开展了土地改革B.实施了“一五”计划C.进行了三大改造D.发动了“大跃进”6、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读到的信息是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6.5251.6819.237.23.71.1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等各行业均衡发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7、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有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