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学文言文思维型教学实践研究——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学为例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腾小学范国强姜玮【摘要】本文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梳理了统编版教材中的14篇文言文,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思维型教学的基本要求,发掘了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点,开展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联系已知,把握文言特质;巧设问题,引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强化思维互动;应用迁移,提升思维品质”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策略,以此聚焦学生思维结构,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关键词】思维型课堂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一、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内涵思维型教学最早由林崇德、胡卫平基于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提出,其强调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人文素养及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型教学强调以诱发思维动机为特征的教学导入,以引发思维动力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进行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以及以灵活思维为目的的应用迁移。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和应用迁移几个方面的内容。(见图1)图1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二、小学文言文思维型教学现状分析对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编排有如下变化:一是学段提前,三年级开始学习文言文,选文指向精读教学;二是数量增加,从4篇增加到14篇,呈现出由“单篇(每册)、短篇、熟篇”到“多篇、较长篇、陌生篇”螺旋上升的序列特点;三是跨度较长,选文涵盖先秦至民国;四是题材丰富,神话、寓言、传记、序跋皆有涉及。笔者系统梳理了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14篇文言文,结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发掘了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点。(见表1)表1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篇目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点教材安排文言文出处思维能力训练教学举例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宋史·司马光传》以《守株待兔》为例,补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学生领悟古人“劝”的文化,发展聚合思维,感受思维的灵活性。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山海经·北山经》《世说新语·雅量》以《精卫填海》为例,开篇图文呈现《山海经》中的上古异兽,初步感受神话之神奇,培养发散思维,感受思维的深刻性。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铁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