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2011版中国计划出版社原书数字化原书文字更新法规、规范、时事由随风而去整理制作2020年3月原书——前言自原人事部、建设部于1999年颁布《注册城市规划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以来,我们已举行了十一次全国统一的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和建设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8年,《城乡规划法》开始施行,这对于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协调城乡合理布局,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使城市规划执业制度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方便参加考试人员复习以及相关人员学习,我们组织专家对2008年出版的《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试用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是依据《城乡规划法》,以新的考试大纲为基准,删除重复和繁琐,弥补疏漏和不足,修正错误和不准确的内容,使之更为完善。修订后的考试参考用书定名为《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2011年版),并正式出版。由于城乡规划工作涉及面广,相关书籍修订的工作量较大,难免还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借此,对参加本书修订和审定工作的专家及为此付出努力并作出贡献的有关单位,特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孙安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尽管目前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型地域里,在发达国家甚至超过80%,但是人们对“城市”的理解依然多种多样,这一方面体现了城市生活多元复合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城市及其研究学科的不断发展、动态演进的过程。一、城市的概念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产生的。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自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的存在一方面离不开自然,更重要的是人类还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创造自己的文明。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市的产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就来源于拉丁语的“市民的生活”(Civtas)。目前城市研究的各相关学科对“城市”有诸多定义,但由于这些定义往往只是抓住了城市的某一特征或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