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5)给车胎打气———涨起来第一节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资料: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一、空气成分的发现一、空气成分的发现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舍勒普利斯特里(1742~1786)(1733~1804)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拉瓦锡(1743~179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氧气氮气用注射器抽取密闭试管中的气体,可看到,原理是水被倒吸进试管抽气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液体压进试管,且进入的液体体积等于被抽走气体的体积。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借助上述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一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指导]认真看实验2-1观察与思考,注意领会操作要领,3分钟后能按正确步骤完成实验。一、探究空气的成分(一)空气中O2含量的测定1、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O2,使瓶内气压减少,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流进瓶中,占据了瓶内原O2的体积。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实验结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中)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且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思考题:水为什么能进入集气瓶?为什么水只进入了1/5而不是全部呢?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PO2P2O5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防止白烟污染空气。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思考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有下列错误操作,其中会使测定结果小于1/5的是()A、红磷的量不足B、装置漏气C、实验时未用止水夹AB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定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A、红磷的量不足;B、装置漏气;C、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D、实验前,导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