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轴对称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有所了解,并能通过折纸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在本章前面一节课中,又学习轴对称现象,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具备了动手操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折纸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从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的过程;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1)知识与技能1.本节通过实践操作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帮助我们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尺规作图.(2)过程与方法本节知识是通过对现实生活情景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出课题,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中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学习中,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不同的情境中,通过思考、分析,总结共性,学会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2.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3.通过小组折叠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三、教学设计分析1/6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再通过解决适当的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活动内容: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活动目的:使学生对小学学过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印象,熟悉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为本节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