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学习同底幂乘法的运算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回忆幂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特例的推理,再到一般结论的推出,启发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并能灵活运用.●教具准备投影片第一张:问题情景,记作(§6.1A)第二张:做一做,记作(§6.1B)第三张:议一议,记作(§6.1C)第四张:例题,记作(§6.1D)第五张:随堂练习,记作(§6.1E)●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an”的意义吗?[生]an表示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1/11[师]我们回忆了幂的意义后,下面看这一章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出示投影片§6.1A):问题1: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问题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5千米/秒,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4.22年.一年以3.15×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生]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可得: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为:3×105×5×102=3×5×(105×102)(千米)比邻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105×3.15×107×4.22=39.879×(105×107)(千米)[师]105×102,105×107如何计算呢?[生]根据幂的意义:105×102=×==107105×107==[师]很棒!我们观察105×102可以发现105、102这两个因数是同底的幂的形式,所以105×102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105×107也是同底数幂的乘法.由问题1和问题2不难看出,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一种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Ⅱ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1.做一做出示投影片(§6.1B)计算下列各式:2/11(1)102×103;(2)105×108;(3)10m×10n(m,n都是正整数)你发现了什么?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4)2m×2n等于什么?()m×()n呢,(m,n都是正整数).[师]根据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