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与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步骤。(2)会寻找打折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熟练列出方程。2.数学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中碰到的商品打折销售问题。3.解决问题(1)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2)培养反思的意识与习惯。(3)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4.情感与态度(1)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2)明白诚实是为人立身之本的道理。〖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通过“打折销售”这一素材培养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教学设计〗(一)表演小品,导入新课店主站在一张桌子后,桌子上放着两件衣服,身后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放血大处理”,“血”字是红色的。店主喊:“大家过来看一看,瞧一瞧,走过的、路过的不要错过,本店不计成本挥泪大甩卖,所有服装两折处理,每件只卖48元……”一工商人员上场对店主说:“你这是违法行为,请把牌子收起来,不能这么喊。”1/5店主:“我确实是两折处理呀!”工商人员:“你把衣服的成本价提高了多少标价?”店主:“我提高了500%以后标价的。”工商人员:“同学们,他将每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了500%进行标价,再按两折处理,每件衣服卖48元,你们算一算,他到底是赚还是亏?”(表演结束。)(二)学生猜测小品中的店主是赚是亏?(独立思考)(三)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100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2.假设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x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3.你所列出的实际售价与小品中的商家的售价有什么关系?4.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四)进一步引申如果不知道小品中店主的售价是多少,但知道他每件衣服赚了20元钱,其他条件不变,那么每件衣服的成本是多少元?启发学生:这20元的利润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探索出等量关系:利润=售价-成本。进而列出方程:x(1+500%)×20%-x=20。(五)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打折销售活动?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