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根据方差做决策教学设计课题根据方差做决策授课人素养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方差概念的认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的统计思想.2.通过应用方差对实际问题做出决策,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培养统计意识,掌握分析数据的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做出决策.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方差的计算,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回顾导入】方差的计算公式:s2=[(x1-x)2+(x2-x)+…+(xn-x)2].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方差的适用条件: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才利用方差来判断它们的波动情况.那么当考察样本具有破坏性时,我们如何知道相应总体的方差,进而做出决策呢?这是我们本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学建议】学生回顾方差的求法以及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方差的意义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活动二:实践探究,引出新知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知道只靠一个统计量不能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新课.探究点根据方差做决策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下表: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我们一起通过问题来分析解决:(1)计算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你有什么发现?答:x甲=7.537,x乙=7.515.发现甲、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由此估计出这个地区种植这两种甜玉米的平均产量相差不大.(2)我们如何选择和决策呢?s甲2=×[(7.65-7.537)2+(7.50-7.537)2+…+(7.41-7.537)2]≈0.010.s乙2=×[(7.55-7.515)2+(7.56-7.515)2+…+(7.49-7.515)2]≈0.002.【教学建议】通过对统计量的探究让学生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时候需要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利用这一点为决策提供依据.教学步骤师生活动s甲2>s乙2,即甲种甜玉米产量的相对波动较大,乙种甜玉米产量的相对波动较小,较为稳定,我们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