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1.在现实背景下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3.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1.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a)n与-an的区别;3.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情景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问题情境二:请哪一位吃过兰州拉面的同学说一说拉面的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如下图(多媒体展示)教者设法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解决.1.让学生观察“拉面”图.2.猜一猜共有多少根.3.让学生用带来的线做“拉面”的活动.4.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搞清楚3次相当于几个2相乘,假如是6次、20次呢?分别是几个2相乘?小组讨论拉次n次,相当于几个2相乘,并全班交流.5.能否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引导20个2连加可写成什么?20×220个2相乘可写成什么?220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a·a,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的a二次方);a·a·a作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那么,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呢?a·a·a……a(共有n个a,n是正整数)呢?在小学对于字母a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a还可以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新知一.乘方的定义:(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a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以后我们还要学习a取非有理数,n取非正整数的情况.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当a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3).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a就是a表示n个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巩固练习1.(1)在5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52读作____或读作____.(2)在(-4)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或读作____.(3)在-4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读作____或读作____.(4)a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2.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不妨试一试(1)2,(12)2,(23)3,24;(2)-2,(−12)2,−(23)3,(-2)4;(3)0,02,03,04教师指出:2就是21,指数1通常不写。然后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议一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这三组计算题中,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