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主讲/坤坤1发展历程2魏晋诗坛4散文3南北朝民歌5志人志怪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诗坛1.建安风骨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行程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是“三曹”“七子”等。①“三曹”:人物、作品、评价、名句补:宋·敖器之《诗评》曹操:气韵沉雄。钟嵘《诗品》评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②“七子”:人物、作品、评价③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诗坛2.竹林七贤①阮籍代表作、评价《咏怀》82首,政治抒情组诗。②嵇康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文心雕龙》:嵇志清峻。钟嵘《诗品》:峻切。魏晋南北朝诗坛3.左思①西晋文学家②《咏史》八首③左思风力魏晋南北朝诗坛4.陶渊明①生平东晋,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②作品田园诗、咏怀诗③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苏轼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魏晋南北朝诗坛4.陶渊明③陶渊明诗歌艺术特色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使田园诗在唐宋以后还成为诗歌的重要描写内容。诗歌内容上讲究情、景、事、理的浑融。他不关注模山范水,更在乎自己内心的一片天地,如《饮酒》。诗歌语言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平淡朴素”,但平淡中总见哲思;陶诗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总是能感受到细腻的田园风光。总之,陶渊明平和散淡的心境,质朴无华的田园诗语言、情理浑融的田园诗内容,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从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魏晋南北朝诗坛5.谢灵运①地位自谢灵运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日渐兴盛。②作品6.永明体①含义②代表人物“小谢”7.庾信①地位②代表作南北朝民歌1.南朝民歌①内容②形式特点③代表作2.北朝民歌①内容②代表作:《木兰诗》③《木兰诗》艺术特色南北朝民歌3.南北朝民歌差异①从内容看,南朝民歌内容狭窄,大多数为情歌,北朝民歌则广泛地反应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从风格看,南朝民歌清新自然,北朝民歌粗犷豪放。③从语言看,南朝民歌大量使用双关语,隐晦表达思想情感,北朝民歌则质朴粗野。散文1.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①刘勰《文心雕龙》:地位、评价②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钟嵘《诗品》2.文学总集①徐陵《玉台新咏》②萧统《昭明文选》:地位3.千古两表4.王羲之散文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