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卷讲解(3)主讲:耿健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1.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2.八大山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是()。A.《姑苏丝画图》B.《月华图》C.《河上花图》D.《墨梅图》3.唐代张怀瑾所写的书论著作有()。A.《书断》B.《书后品》C.《续画品》D.《书谱》4.下列不属于美术特点的是()。A.造型性B.视觉性C.时间性D.空间性5.书法作品《兰亭序》是()的作品。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顾恺之6.新课程标准的印发部门是()。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教育部D.北京师范大学7.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是()瓷。A.青花B.白C.青D.珐琅彩8.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主体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A.教师的主体地位B.学生的主体地位C.教师的主角地位D.教师的主导地位9.希腊古典盛期的雕刻家波利克里托斯撰写了()一书,提出人的头与身体的比例为1∶7。A.《规则》B.《法则》C.《原则》D.《守则》10.中国现代画家中,以山水画著称于世,作品有“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特点的是()。A.齐白石B.徐悲鸿C.董希文D.黄宾虹11.“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1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13.“沙燕”是典型的()风筝。A.北京B.山东C.天津D.南京14.名作《启示录》的作者是()。A.毕加索B.伦勃朗C.丢勒D.巴拉15.“造型·表现”领域7~9年级的阶段性学习目标是()。A.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B.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C.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D.有意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思想和情感。16.宋末以画白描水仙而著称的画家是()。A.扬补之B.赵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