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高频考点2主讲教师:王婷授课时间:2020.06.01粉笔教师·官方微信1教育学-高频考点2(讲义)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考点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考点三:教育和社会的关系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四)互补性1.表现身身互补身心互补2.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3.常考例子身残志坚(五)个别差异性1.表现2群体差异个体差异2.启示因材施教3.常考例子男生喜欢扮演坚贞不屈英雄,女生喜欢温柔善良的公主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顺序性1.表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从……到……先……后…….顺序不可跨越方向不可逆2.启示√循序渐进×揠苗助长、凌节而施3.常考例子3孟子:盈科而后进《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二)阶段性1.表现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不同矛盾,面临不同发展任务中学……小学……2.启示√分阶段教学,有针对性×孩子成人化3.常考例子幼儿园小学化小学成人化(三)不平衡性1.表现速度有快有慢2.启示抓关键期:劳伦兹3.常考例子狼孩过时然后学,虽勤苦而难成(六)整体性认知与非认知、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七)稳定性与可变性稳定:身心顺序、过程大体相同可变:不同环境,同一年龄儿童身心有差异4考点归纳:易混淆区分——顺序性vs阶段性顺序性:从…到…阶段性:每一阶段的不同特点、任务关系:顺序性是由阶段构成的,整体与部分1.儿童心理发展先具体后抽象属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2.小学教学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中学以后则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的()。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5D.顺序性易混淆区分——不平衡性vs阶段性不平衡性:阶段……速度阶段性:阶段……特点、任务1.儿童身心发展由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2.维果斯基认为小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中学学生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异性D.顺序性易混淆区分——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个体内个别差异性性:个体间1.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6C.差异性D.不均衡性2.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体现了身心发展()规律。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