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将一支木棒插入水中,木棒看起来弯曲了。这是()A.感觉B.知觉C.错觉D.动觉2.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标准3.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A.马卡连柯与《教育诗》B.加里宁与《论共产主义教育》C.赞科夫与《教育与发展》D.凯洛夫与《教育学》4.下列关于小学生儿童情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学儿童的情感常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境支配B.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情感的稳定性也逐渐增强C.一般来说,小学儿童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老师充满崇敬和热爱D.小学阶段,儿童情感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好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丰富性、可控性5.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上。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教学目标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7.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8.下列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A.强化可以改变行为的结果B.学习的公式可以用S—O—R表示C.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为联结派学习理论9.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观兴起于()A.古代社会的教育B.近代社会的教育C.现代社会的教育D.当代社会的教育1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展开的,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理解学生该怎样学。因此,()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A.学习心理B.教学心理C.学生心理D.教师心理12.《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A.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D.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3.课程新编的比例一般控制在()左右。A.10%~20%B.15%~30%C.20%~40%D.10%~30%14.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