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践行社会价值一博学强记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考点一、自由1、正确理解自由(1)自由的限制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4、如何珍视自由(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考点二、平等1、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1)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为什么要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如何践行平等(1)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例如就业歧视等不平等行为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4)我们要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