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走进法治天地三学以致用1.截止2018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做出法律解释9件。这()①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③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解答】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这是国家立法工作,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④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未体现最高决定权,①排除;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③错误。故选:A。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A.规范作用B.保护作用C.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D.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解答】材料中“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说明了法律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选项C是对的。选项AB片面,都只看到了法律作用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排除;D理解错误,法律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故选:C。24.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8年5月8日“暴走漫画”网站播放侮辱烈士的视频,遭到了网友们一致谴责,并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被司法机关查封。该事件说明了()A.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B.凡道德所遣责的行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C.凡道德上的要求,一定是法律上的义务D.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不一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解答】题干描述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说明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A符合题意;B错误,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德所遣责的行为;C错误,凡法律上的义务,一定是道德上的要求;D错误,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一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故选:A。5.学生李某在校期间,因多次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予以记大过的纪律处分,后因结识校外不良青年,多次参与赌博、盗窃,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上述案例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以下特征()A.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有本质区别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C.法律靠国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