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杠杆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三点、两力、两臂。3.理解力臂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解决办法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运用解决简单问题能力解决办法:通过探索性实验总结出来教学难点、解决办法能够正确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示意图,且能正确找出各种器具的支点。解决办法:由实验、再结合图形得到。教具:抽水机模型、瓶起子、镊子、扳手、羊角锤、天平等,细线探究性实验:杠杆平衡、杠杆和支架(带刻度)、钩码若干课型:探究型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出示一瓶饮料)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打开瓶盖。先让学生直接用手开,产生困难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解决途径,再提供起子。指出起子是一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一种。2、出示一些日常生活用的工具,请同学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指甲剪、起子、剪刀、钳子、食品夹)(展示观察图片:缝纫机、抽油机、显微镜)这些物体也是机械,不过比较复杂,称为复杂机械.3、创设问题情景:请用不同的方法把木板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要求现场演示(课件演示拔根据生活经历,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需要提供的工具。明白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再现生活情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钉子的过程加深印象)探究杠杆1、认识杠杆多媒体演示撬石头的撬棒.小时侯玩的跷跷板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滑动的船浆(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杠杆有什么共同点?且总结出杠杆的特点2、杠杆的七要素三点: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二力:动力;阻力二臂:动力臂;阻力臂3、课件展示几种杠杆的实物图,画出杠杆的示意图4、示范画杠杆的力臂通过比较它们使用过程的相同点,概括出杠杆的特点,由此总结出杠杠杆的定义结合实物要能准确找出杠杆的七要素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杠杆通过观察事物和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创设问题情景演示:用直尺、双面刀片、橡皮擦、硬币组装一个杠杆,将直尺调整到平衡状态。改变硬币的个数及位置,再次调节平衡,由此引出a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b杠杆的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