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与绝缘体一、教学目标:a.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让物体通过的是绝缘体。b.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擦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c.学会与人合作,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二、内容分析:本课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几课学习中,对电知识有了些许的了解,借助前一课中的电路检测器知识,来正确规范的检测这节课中准备的一些常见材料,看看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不容易导电的,从而初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并且还要正确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懂得安全用电。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重点是要规范地检测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安全用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所以本节课以复习简单电路电流的流向作为铺垫,以教师直观的剪断导线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揭开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内容,在以橡皮擦为例经历一个简单并且又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认识,即导体与绝缘体,在最后,将教材上升到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接着认识水.人体是导体,让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1.同学们,请看老师这个简单电路,小灯泡已经点亮了(观察黑板上简单的电路以复习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引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连接图),那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师剪断导线】(强调因为我们在实验室时使用的电源是干电池,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在家中不能随便去剪电线。)3.现在想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该怎么办?4.根据学生说的,将导线连接,老师先故意将导线外面的塑料连接。5.老师将导线里的铜丝连接。6.引出:有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一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1.学生回答。2.学生观察老师剪断导线,并回答出现的情况:小灯泡不亮。3.学生思考,想出办法4.学生发现没有亮,于是很快地说,要将里面的铜丝连接。入本堂课,作为铺垫。用现场剪断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剪断的同时强调了在家中不能随便剪,也是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连接的时候采取艺术的手段,先没有直接连接导线里的铜丝,而是先连接了外面的塑料,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这时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