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时19026_活动11《辛勤耕耘迎丰收》第一课时-《辛勤耕耘迎丰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虚拟宝库网www.xunibaoku.com】.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辛勤耕耘迎丰收 虚拟宝库网www.xunibaoku.com 课时 19026 活动 11 辛勤 耕耘 丰收 第一 教学 设计 虚拟 宝库 www xunibaoku com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辛勤耕耘迎丰收》 (第1课时) 学校:深圳市坪山区光祖中学 姓名:黄红亮 曾志运 一、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 1. 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学习传统农具。 2. 学习水稻种植过程。 3. 通过水稻种植课的讲解与实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尊重劳动,体验辛勤劳动过后所带给我们的价值,体验劳动的成功与快乐。 (二) 学情分析: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尤其是生长在一线城市的孩子对农村的劳作是非常陌生的。 他们劳动意识薄弱,方法、技巧也有待提升,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比较活跃,同时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和动手。而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如此一来,便能够满足学生探求新知和动手实践的心愿。本课让学生认识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学会生活、体会生活。本课把“悯农”这首唐诗作为导入,打动学生心灵最深的一处,初步感受农民的艰辛,创设有目的,有任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艰辛,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体验到劳动所创造的真正价值。 二、教学设计思路 水稻种植,对学生来说,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孩子,会更加的陌生,而水稻种植又是比较累、比较脏的活动,在城市成长的孩子会比较抗拒,再者由于水稻种植需要秧田、气候等天然条件,而对在校学生、正处冬季时节这样的条件下实施教学是由一定的难度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选择了视、听、唱一体的唐诗《悯农》视频作为本节课的开端同时也是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借此打动学生心灵最深一处,使学生体会、感受、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在讲授开始,为了降低难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我设计了“锦囊妙计”的运用,一来可以设计悬念、调动学生求知欲望,而来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上述的难点,真正体会到水稻种植的乐趣,激发学生劳动的欲望。 三、 教学目标 (一)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水稻种植一课的学习,通过技能性劳动,掌握一定的水稻种植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养成自觉性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聪明好学,求知欲望与好奇心都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劳动意识较薄弱,动手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与任务实践,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 (三) 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 通过《悯农》的视频学习,和《水稻的故事》视频学习,让学生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粮食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在学习与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观念的渗透,培养学生不怕累、不拍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劳动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学习水稻种植的全过程。 (二)教学难点:水稻种植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目前这里处于冬季,不是水稻种植的最佳时期,此时期的温度对于催芽来说就是一个难题,太冷会导致催芽不成功等。解决办法:水温的控制等。 五、教学策略 讲授法、视频演示法、观察法、任务驱动等。 六、 课时分配 第1课时, 25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 讲解说明。 向学生们讲解水稻是什么?要如何种植?从而让学生们明白我们南方地区常常说的吃饭的饭是什么还有谷子是怎么来的。 (二)淬炼操作。 学生明白了饭粒是怎么来的了,那为什么说“粒粒皆辛苦”呢?让学生明白水稻种植的整个过程“催芽”“浸种”、“育苗”、“插秧”,并知道如何操作。 (三) 项目实践。 按照以下水稻种植的每个步骤进行实践操作(劳动过程): ★浸种:浸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水稻浸种。 ★催芽:催芽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任务二:学生把自己小组浸泡的稻种进行催芽。 ★育苗:育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任务三: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分派任务,将浸种、催芽后的稻种种植在秧盘中,并完成秧苗成长记录卡。 ★插秧:插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任务四:待育苗盘中的秧苗生长到35-40 天时便可插秧了。 (四) 反思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评价表。 2.成果展示 (五) 榜样激励。 通过《水稻的故事》中讲述到的袁隆平对水稻的贡献,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伟人的贡献精神与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 劳动感悟(二选一) 1.说说你心目中关于水稻的榜样人物,并与同学们分享他的故事。 2.通过参与这次水稻种植劳动,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八、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视、听、唱,视频示范讲解、学生实践操作等活动过程,学生参与度非常高,热情高涨,可以说初步建立了劳动观念和具备水稻种植的基本知识与劳动技能,培养了积极的劳动精神,并通过“催芽”“浸种”、“育苗”、“插秧”等劳动环节,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每个环节成功之后的喜悦与自信,更加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粮食应由自身做起,并呼吁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等一起行动起来,弘扬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营造社会良好风气贡献力量。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欠缺,只能小规模的开展水稻种植,又逢寒假及疫情影响,在育苗过程中,学生不能时刻回校观察、记录秧苗长势,只能通过视频发给学生观察并做好《水稻种植活动记录》表的登记,并上传到“班级小管家”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坚持下来,但是还是不如学生实地观察的效果来得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