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辛勤耕耘迎丰收》(第1课时)学校:深圳市坪山区光祖中学姓名:黄红亮曾志运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1.了解水稻的基本知识,学习传统农具。2.学习水稻种植过程。3.通过水稻种植课的讲解与实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尊重劳动,体验辛勤劳动过后所带给我们的价值,体验劳动的成功与快乐。(二)学情分析: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尤其是生长在一线城市的孩子对农村的劳作是非常陌生的。他们劳动意识薄弱,方法、技巧也有待提升,但是八年级的学生比较活跃,同时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和动手。而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如此一来,便能够满足学生探求新知和动手实践的心愿。本课让学生认识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学会生活、体会生活。本课把“悯农”这首唐诗作为导入,打动学生心灵最深的一处,初步感受农民的艰辛,创设有目的,有任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艰辛,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体验到劳动所创造的真正价值。二、教学设计思路水稻种植,对学生来说,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孩子,会更加的陌生,而水稻种植又是比较累、比较脏的活动,在城市成长的孩子会比较抗拒,再者由于水稻种植需要秧田、气候等天然条件,而对在校学生、正处冬季时节这样的条件下实施教学是由一定的难度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选择了视、听、唱一体的唐诗《悯农》视频作为本节课的开端同时也是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状态,借此打动学生心灵最深一处,使学生体会、感受、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在讲授开始,为了降低难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我设计了“锦囊妙计”的运用,一来可以设计悬念、调动学生求知欲望,而来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解决上述的难点,真正体会到水稻种植的乐趣,激发学生劳动的欲望。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水稻种植一课的学习,通过技能性劳动,掌握一定的水稻种植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养成自觉性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八年级的学生聪明好学,求知欲望与好奇心都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劳动意识较薄弱,动手能力也有待提升,因此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与任务实践,掌握水稻种植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