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22《手指》(第一课时)学科语文学段:小学年级五教材书名: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屠静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实施者屠静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指导者蒋杰英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屠静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5个字以及9个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姿态与性格。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认识大拇指、食指的姿态、性格,初步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风趣、幽默并摘抄表现出幽默、风趣的语句。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认识大拇指、食指的姿态、性格,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风趣、幽默。教学难点:聚焦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大拇指的姿态、性格,初步感受文章中语言的风趣、幽默。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交流预习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预习:(1)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作者;(2)回忆所学课文——《白鹅》,回顾作家语言。(3)关注课文生字词:学生从作者简介,文本语言特点以及本课生字词三方面进行预习交流,为本节课的学①幽默的语句;②鲜活的动作;③指导书写——貌。2.导入新课。习做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梳理全文脉络。(1)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2)第2-5自然段——介绍五指;(3)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阐明道理。2.梳理课文重点内容(2-5自然段)。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关注作者表达的顺序,可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并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三、认识形象品味语言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大拇指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画出相关语句,并把感受批注在旁边。2.学生默读、画批。3.学生交流批注,教师适时点拨:(1)聚焦姿态;(2)聚焦性格;(3)体会形象;(4)品味语言;(5)梳理学法。4.体会朗读。聚焦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批注”的交流中,引导学生统整地思考问题,感受拇指形象,体会丰子恺先生语言的风趣、幽默,并做学法梳理,为学生后文的学习提供依据。四、自主阅读学法运用1.明确学习要求:自主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印象深刻的语句,并把感受批注在旁边。2.学生汇报批注,教师相机点拨:(1)聚焦性格;(2)体会形象;(3)品味语言;3.体会朗读。学生将“大拇指”的学习经验迁移到“食指”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