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自制创意零钱包》(第一课时)学校:深圳市南山区桃源小学姓名:邵晓旼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活动以及与他人合作,在设计、制作、创造中,体验和探究、掌握技术操作、增强技术意识、提高技术素养。2.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知道零钱包的制作流程,学会缝制零钱包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获得情感体验。3.运用平针、回针、锁针三种针法制作零钱包,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演示和学生的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勤思考、善请教、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二)学情分析:深圳学生物质条件较好,少做家务,废物利用节约意识有待提升,所以让学生做一些简易的布艺小制作,让他们人人动手做一做,作品还能在生活中使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缝制布艺作品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进而培养他们肯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二.教学设计思路通过三种针法的学习,自制零钱包,来激发学生的动手、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勤俭、变废为宝的意识,发挥想象,大胆探究,勇于创新。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了解身边的布艺编织的能工巧匠,树立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观念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二)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体验布艺编织的技艺,能利用相应的工具和村料进行作品制作,掌握平针、回针、锁针的缝制技能,能自制、设计零钱包,变废为宝。知道手工编织和布艺的制作方法,认识相关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培养安全和卫生意识、勤于思考、仔细观察、虚心请教,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获得成功情感体验,从而知道通过劳动是可以为生活增添快乐与幸福。(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通过自制零钱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利用资源创造有用物品,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肯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2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布艺的挑选、工具的使用和缝线三种技法,运用三种针法缝制创意零钱包。(二)教学难点:学会设计与创造,利用废旧布料,针法线条流畅、转折自然,设计并制作其他布艺作品。五.教学策略:六.课时分配1课时40分钟七.教学过程(一)讲解说明:1.谈话导入:亲爱的孩子们,习爷爷曾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间美好的梦想,都是靠劳动来实现的。平时在家,我们参与家庭劳动,获得一些父母给予的零花钱。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