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保护民间艺术第2课时谈话导入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的采矿炼铁业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冶炼史同步兴起。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鼎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确山打铁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这一千年绝技本就起源于老乐山道教文化,是一种由民间工匠及老乐山道人共同祭祀道教始祖太上老君而举行的活动,后来演变为综合性民间传统庆祝仪式。目前是河南省仅存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有“民间焰火之最”、“中原文化奇葩”、“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于2008年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如今却濒临失传。因为打花技艺性很强,传承困难,而且投入大,所以急需保护。说感受:说说了解了民间艺术“打铁花”后,你有哪些感受?(一)民间艺术的现状1.阅读“相关链接”200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已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据调查,现在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个了。无独有偶,2008年1月26日《新闻联播》报道,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报道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讲授新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议一议: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二)民间艺术的衰落调查1.学生在课前选择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进行调查,了解当地民间艺术的现状。2.学生在小组内汇报调查结果。名称简介、产生和来源现状春联喜庆象征,春节越来越少川剧戏曲艺术越来越少了手影戏戏曲艺术越来越少了剪纸生产生活用品越来越少了竹编生产生活用品越来越少了3.以四川当地的民间艺术现状为例,对民间艺术的衰落进行分析。这些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却在濒临灭绝,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先来听听春联的自述。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