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5NC.水的密度为4.2×103kg/m3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答案】A【解析】【详解】A.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的,故A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它的重力约为0.5N,故B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故C不符合题意;D.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更清楚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B【解析】【详解】声音的强弱叫响度,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老师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旗杆在太阳下的影子B.雨后的彩虹C.海市蜃楼D.水塘边树的倒影【答案】D【解析】【详解】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旗杆挡住了射向地面的太阳光,在地面上形成的光照射不到的区域,故A不符合题意;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雨后天空中的小水滴分解成各种色光形成了彩虹,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沙漠或者海面上空的空气由于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导致了空气的密度不同,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现象),水面相当于镜面,水中的倒影是水塘边的树通过水面形成的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当气温在零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凝华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等物体上就形成了霜,故A错误;B.雨的形成包括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以及高空中的小冰晶在下落时熔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当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小颗粒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小颗粒上漂浮在空中就形成了雾,故C正确;D.冰是由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甲验电器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