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等腰三角形第4课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理解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教学难点】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什么?2.等边三角形作为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又如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呢?【教学说明】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同时回顾,也为后续探索提供了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是等边三角形?请证明自己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交流汇报各自的结论,教师适时要求学生给出相对规范的证明,概括出等边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引导学生总结.2.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在你所拼得的等边三角形中,有哪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有哪些线段存在倍数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找出一些线段存在相等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并加深印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归纳结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11例322.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C=12AB.求证:∠BAC=30°证明: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ACB=90°,∴∠ACD=90°.又 AC=AC.∴△ACB≌△ACD(SAS).∴AB=AD. CD=BC,∴BC=12BD.又 BC=12AB,∴AB=BD.∴AB=AD=BD,即△ABD是等边三角形.∴∠B=60°.在Rt△ABC中,∠BAC=30°.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1=∠2.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在△ABD与△ACE中,AB=AC,∠1=∠2,BD=CE,∴△ABD≌△ACE(SAS).∴∠EAD=∠BAC=60°,EA=DA.∴△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如图,在Rt△ABC中,∠B=30°,BD=AD,BD=12,求DC的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