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的产品工作过程中,写过一些竞品分析报告,总结了几个曾经犯过的错误,与大家分享。一、没有结论的功能点介绍最常见的竞品分析方法就是对市场上的领先产品进行一次浏览,逐个写出竞品的功能点及流程,不管使用了整齐的表格或者详实的文字描述,又或者是使用了漂亮的图形和截图,没有结论的统计是没有意义的,分析就一定要有结果。竞品分析的目的就是为自身产品的战略、节奏、功能点、交互视觉等多方面提供参考,指导自身工作实践。可以遵循以下的链条:竞品在做什么->竞品为什么这么做->我要做什么。这个链条又以自我分析为前提。二、没有评测标准的数据罗列不同产品间的功能及数据比较也是竞品分析常见的方法,需要在统一的评测标准下完成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1.统一的数据监控体系。竞品间的横向评测,要使用同一个数据工具,比如alexa.com、百度指数、googleadplanner等。不同数据工具的数据会带来巨大偏差。2.统一的打分标准。竞品分析维度要一致,并能使用相对客观的量化标准。三、没有分析过程的结论竞品分析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在报告中清楚阐述分析过程,有助于分析报告的阅读者接受结论,并发现分析的不足之处。关键是结论的因果链条要完整,区分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四、没有结构的文字堆叠文档的结构决定于受众、内容、使用场景三个要素。通常竞品分析的文档是给项目团队所有成员在分析会上阅读的,成员背景各不相同。为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快速,要将结论放在前面,辅之清晰的表格。如果受众不同,则需要收敛文档规模,针对性输出功能点分析、策略分析、流程分析、交互分析、战略分析等等。五、没有边界的投入与分析的目的有关,竞品分析费时费力,尤其是数据的采集及甄别。首先要定义一次竞品分析的目的及受众,将资源消耗收敛到最有效的范围里。产品前期:1.首先评估市场的性质(红海or蓝海),通过这点确定该市场适合你自己吗?(主要从资金考虑,这点要在推广期用到)。2.评估技术门槛。3.收集用户对竞争者产品的差评,这点很重要,可能会成为你产品功能突的破口。4.收集用户对竞争者产品的建议,可能会成为你产品市场的突破口(也就是nichemarket)。5.做一张竞争者产品功能对比表(featureslisting),把握住你产品的基本功能。6.做一张竞争者定价对比表,把握住你产品的定价。7.试用每个竞争者的产品,试试用户体验、功能,从而发现现有产品使用的技术,从而确定自己产品采用哪种技术。产品Beta前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