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调研报告班级:建筑0901小组成员:孙黎0120906220119杨梓欣0120906220119郭姝妮0120906220122罗华钰0120906220101亚森10209062202332011.09.281摘要:根据《生态建筑概论》课程调研任务书要求,本报告选取了两个覆土建筑实例以及两个当代的国外生态建筑实例展开讲述,作为了解生态建筑的两个侧面。2关键词:生态建筑;覆土建筑;南京香榭岛低密度住宅区生态会所;韩国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园中心;雷根斯堡住宅;法兰克福大厦。3正文:3.1生态建筑概述3.1.1生态建筑简介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学的概念由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将生态学结合建筑学结合在一起,将自然生态的理论同建筑设计相结合,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196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3.1.2生态建筑设计准则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它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生态建筑不是仅靠几位建筑师就可实现,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代表了新世纪的方向,是建筑师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