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二行星地球基础篇知识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1.天体和天体系统1)天体:宇宙中主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如下图)2.太阳系1)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2)依据结构特征可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名师点睛: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地球结构与其他类地行星相差不大。2)地球的特殊性:具有生命现象。①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②自身条件——三个适中知识拓展:航天基地区位发射基地选址位置:纬度低;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地势:海拔高,地势平坦开阔其他:交通便利、国防安全回收场地选址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保证安全气候干旱,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无大河、湖泊,森林较少4.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和热;为地球提供动力和能源;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2)太阳活动①主要类型:光球层的太阳黑子,色球层的日珥、耀斑,日冕物质抛射。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名师点睛:极光现象只有在高纬度地区晴朗的夜晚才可见,极夜更易见到。5.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震波速度变化与分布如下图所示。易混易错:地壳和岩石圈的关系2)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知识点二地球的形成与演化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沉积岩地层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2)地质年代表2.地球的演化历程从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和矿产的形成三大方面,可将地球的演化历程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知识点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极地上空俯视,北逆南顺。2)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角速度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约为1670km/h,极点为0)。名师点睛:相同纬度的情况下,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原因地球自转运动;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周期1个太阳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