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某集团基于新战略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doc
下载文档

ID:3131037

大小:2.82MB

页数:19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案例 集团 基于 新战略 人才 梯队 建设 体系
案 例 分 享 基于新战略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 集团招聘部 引言 在公司的新战略下,如何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如何有效开展人才梯队体系建设,如何提供满足公司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服务,可能是每个HR主管(将)会遇到的问题。 本案例来源于某大型企业集团,仅仅围绕新战略下的人才梯队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经实践证明,该人才梯队体系的建立,为公司新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成效显著! 因我对此案例较为熟悉,感觉部分做法与思路尚有参考、借鉴处,故整理此文,主要目的在于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新战略下的人才梯队建设等若干问题。 水平有限,文中难免错误,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案例概述 2008年底,某大型企业集团电磁炉公司确定了未来5年发展新战略——SLIM 522战略:用5年时间,实现2个增倍(规模增倍、效益增倍),2013年再造一个电磁炉公司。快速发展的战略带来人才需求的剧增。 另一方面,公司前期在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缺乏系统规划,导致后备人才匮乏。人才供给的短缺将难以支撑未来战略的发展。 人才需求剧增和人才供给短缺之间的落差如何调整,从而达成人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人力资源如何支持新战略的顺利达成? 基于此背景,公司精心策划、建立了人才梯队建设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成功运用战略分解、素质模型等方法,将新战略转换成实际可行的人力资源计划。 二、运用360度测评等手法,发掘了一批优秀的中高层后备人才,并测评出人员能力短 板。 三、创新运用轮岗、行动学习法、动态学习法等多种培养方式,将人才培养由理论落实 到实践中。 四、开发和沉淀了一系列符合公司业务需要的课程体系(如制造、营销体系),可在集 团内部推广。 人才梯队建设体系的搭建和实施,帮助公司发掘了一批内部有潜质的后备人才,培养了未来的管理者和核心专业人员,为公司SLIM 522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正文 一、背景阐述: 某集团电磁炉公司自02年成立,是中国电磁炉市场最早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目前最具规模、最具实力的电磁炉生产厂家,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量、销售额连续七年排名全国首位,发展势头迅猛。07年实现销量887万台,销售额18.9亿,营利超过1.1亿,2008年实现销量1200万台,销售额23亿,营利超过1.2亿。08年底,公司制定未来5年发展的“SLIM 522战略”,目标是2013年再造一个电磁炉公司。 战略的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而公司08年向新事业输出大量人才后,人才断层已开始显现。如何改变公司人才不足的现状,为未来发展储备核心人才?人力资源如何支持522战略的顺利达成?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公司建立了人才梯队建设体系。 二、应用理念: 1、360度测评(360 Degree Assessment): 指通过员工上级、同级、下级、自己全方位各角度来评估个人的能力,常与素质模型一起使用。 2、评价中心技术(Assessment Center): 是以情境性评价方法为主的多种测评形式的总称。 3、Л型人才: 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又懂得领导、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4、体验式轮岗(Job Rotation): 指短期到另一岗位体验学习,学习完毕后回原岗位工作的一种轮岗方式。 5、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 指透过行动实践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项目等进行处理,打破学习与工作的边界。 6、动态学习法(Dynamic Learning): 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法,在企业各种实际进行的大小会议中进行,打破学习与工作的边界,是企业培训、学习与发展的趋势。 三、总体思路: 人才梯队建设体系首先从公司的战略出发,分析员工所需能力,从而推导出员工素质模型,然后根据素质模型搭建人才选拔和培养计划。 总体思路如下: 界定公司战略,明确经营举措 人力 需求 分析员工所需能力,建立素质模型 人力 供给 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培养计划 第一梯队培养计划 360度素质测评 第二梯队培养计划 第三梯队培养计划 四、实践举措 4.1界定公司战略,明确经营举措 建立战略导向的人力资源体系的第一步就是界定公司战略。电磁炉公司08年底确定了公司未来5年的战略——“SLIM 522战略”。 “SLIM”明确了公司的竞争优势:S (Speed):快速反应;L (Low Cost):降低成本;I (Innovation):革新 ;M (Mind): 革新意识。 “522”明确了公司的经营目标:用5年时间,实现2个增倍(规模增倍、效益增倍),2013年再造一个电磁炉公司。 实现SLIM 522战略的短中长期策略如下: 短期策略(1年内):抢占份额,拉开差距。 中期策略(2-3年):清理杂牌,扩大规模。 长期策略(3-5年):取代煤气灶,成为必需品。 4.2 分析员工所需能力,建立素质模型 对公司经营策略进行分解,可得出组织所需能力,结合集团的胜任力模型,可得出员工素质模型:客户导向、系统思考、协同共享、变革创新、卓越运营、团队领导。素质模型将作为是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依据。 4.3 启动522人才梯队建设项目 如何使员工都具备以上素质,从而高效实现战略?公司启动了522人才梯队建设项目。 目的:发掘公司内部有潜质的高层、中层、基层后备人才;培养公司未来的管理者和核心专业人员。 原则: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募为辅。 4.3.1进行人员素质测评和选拔 测评依据:员工素质模型 测评维度:客户导向、开拓创新、系统思考、卓越运营、团队领导、协同共享 测评方式:360度测评,发放问卷给被测者上级、下级、平级。 下属参评人数3~6人;上级1~2名;平级为价值链上下游客户,3~5人。 测评目的:进行公司人才盘点,了解公司总体人员素质的长短板、各梯队人才素质的强弱项,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测评输出: u 各梯队人员素质比较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梯队总体均在卓越运营和团队领导维度得分较低,其中第一梯队在开拓创新方面得分偏低,第二、第三梯队在系统思考方面得分偏低。这将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u 各梯队优秀与中等素质比较 选取年度绩效A和C的员工进行素质能力比较,可得出引起绩效不同的能力差距点。如对第一梯队中绩效A和C的素质进行比较,可发现两者绩效差一点主要在卓越运营和团队领导两维度,这两点将是第一梯队培养的重点。 u 个人素质测评报告 每个参与测评者将得到360度测评报告,报告中含参评者各素质得分、在总体人员中的排名情况,表现最好/最需要改进的行为等。个人报告对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有帮助。 4.3.2 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第一梯队:卓越中层班 (1)培养目标 培养对象:公司现有管理和技术中层40人。 培养目标:挖掘和培养10名以上高级经理后备人才。 (2)课程设计 (3)特色课程 u 体验式轮岗 随着规模的扩张和三个新项目的壮大,公司急需“Л型”人才——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又懂得领导、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由于长期分工专业化的原因,此类人才非常短缺。在公司内部,如何培养“Л型”人才? 轮岗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于公司而言,可促进部门沟通和换位思考,发掘、培养、激励和保留人才;于个人而言,可增加其他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和管理通才等。但为保障企业正常运作,通常认为大范围轮岗将带来管理混乱,因而轮岗常在小范围内推行。据公司人事资料显示,08年轮岗的管理人员比例为8%,且多为公司或部门要求而非个人主动提出。如何在不影响组织运作的情况下,运用轮岗这一形式来培养更多“Л型”人才? 公司采用“体验式轮岗”方式,指学习者在短期内到另一岗位体验学习,通过亲身在该岗位的实际演练,增加其他岗位技能,学习完毕后回原岗位工作。 中层体验式轮岗以小组形式开展(一组3-5人),帮助中层人才了解其他业务运作流程和节点,减少不同职能间的沟通不畅,能站在更高角度看待公司,也有助于理解公司战略。 【举例】制造轮岗(为期1天) 第二梯队:管理、技术精英班 (1)培养目标 培养对象:M2/P2选拔出的优秀员工45人。 培养目标:20名管理中层,20名技术中层。 (2)精英招募 招募口号:522精英班,电磁炉的钢七连、电磁炉的老A (3)课程设计 管理精英班和技术精英班各分成六期主题进行。下为管理精英班课程为例框架。 (4)特色课程: u 项目工作坊 为帮助精英了解公司运作和增加跨部门沟通,特开设项目工作坊。公司选取了5个跨部门的管理难题作为项目主题:新产品开发流程优化、新产品策划体系建立、物流改善、工人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由公司总经理、制造总监、研发总监等分别担任项目顾问。项目顾问负责在项目启动和实施过程中带领项目成员解决问题、并评估小组组员表现。 项目为期3个月,分启动、实施、总结三大阶段。项目 & 【举例】精英班市场策划项目实践 步骤一:明确项目实践目的(责任人:项目顾问) 建立市场导向意识、掌握营销基本知识、掌握产品策划基本流程、方法和工具 步骤二:提供项目指导(责任人:项目顾问) 指定阅读书目: 科特勒《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定位》《产品创新》 顾问授课:营销理论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与调研方法、市场竞争策略制定 案例学习研讨:成功策划案例学习研讨 步骤三:进行项目实践(责任人:项目成员) 个人报告:竞品拆机分析报告,做对比分析;输出:《竞品拆机分析报告》 团队项目一:电磁炉消费者趋势调研;输出:策划方案书并小组课题汇报 团队项目二:制订炊具产品进攻苏泊尔的策略;输出:策略方案书并小组课题汇报 第三梯队:研发、制造、品质基础班 (1)培养目标 培养对象:P1选拔出的研发、制造、品质类员工各30人。 培养目标:60名精通两门以上专业技术的人才。 (2)课程设计 三个班的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岗位应知应会课程,二是技术岗位体验式轮岗(五门选两门),如研发基础班课程为:研发应知应会课程 + 学员自选两个岗位轮换。 u 应知应会课程: (3)特色课程: u 技术岗位体验式轮岗: 分为注塑成型、钣金工艺、结构设计、电控设计、产品评价五大技术专题轮岗,要求每一个基础班学员完成2个以上轮岗计划。 【举例】注塑成型体验式轮岗学习路径: 5、成果总结: 5.1、建立了战略导向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 运用策略分解、素质模型建立等方法,清晰判断出战略对员工的潜在要求,将新战略转化成实际可行的人力资源计划。 5.2、量化分析出公司人员素质的强弱项。 使用360度测评对人员素质进行全面盘点,得出整体人员素质长短板、各梯队人才的强弱项、个人素质报告,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依据。 5.3、系统选拔和培养了45名中层后备人才、40名高层后备人才。 通过精英班的360度测评和述职、笔试等环节,从第一梯队中选拔40人列入高层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从第二梯队中选拔出45名优秀人才列入中层后备培养计划,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全方位系统的培养。 5.4、通过外部课程内化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 响应公司降成本运动,培训积极开展降本:09年培训较08年实际培训费减少30%。522人才梯队建设项目通过外部课程内化等方式既降低了成本(初步估算12万)、又保证了培训效果。以精英班部分课程为例: 项目内容 常规做法 电磁炉做法 节约 人才测评 北森测评: 45人*310元/人 HR从战略出发建立素质模型、360度测评:0元 13950 团队拓展 人众人: 45人*280元/人 HR担任拓展师,开展定向越野活动:400元 12200 初级财务课程 外部讲师: 12000/天*2天 邀请集团内部资深讲师(财务总监):2100/天*2天 19800 高级财务课程 中大MBA讲师: 30000/天 通过高层邀请中大MBA讲师:10000/天 20000 人力资源管理 外部讲师:12000/天 总经理开发课程并讲课:0元 12000 制造全景案例分析 外部讲师8000-10000元 副总经理开发课程并讲课:0元 消费者分析课程 宝洁王磊09年: 涨至35000/天 谈价降至32000/天 3000 德鲁克学院课程 : 70000/2天 谈价降至65000/2天 5000 …… …… …… …… 5.5、创立 “理论——实践——操作”的课程设计模式。 以往的骨干训练营等人才培养项目,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实践环节,效果不佳。此次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创立 “理论——实践——操作”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 【举例】管理精英班课程设计 步骤一:根据素质模型推导出知识框架(MBA知识框架),分为六个模块: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行为。 步骤二:每个模块按 “理论——实践——操作”的模式设计课程。 如其中生产运作模块全景课程开发计划: 类别 课程 讲师 课时 形式 理论 生产运作学 MBA讲师 14 课堂讲授 郭台铭与富士康 / 2 读书汇报 实践 磁炉制造经验分享 制造总监 4 高层分享 微波炉供应链交流 微波炉 3 标杆学习 空调精益生产交流 空调 3 标杆学习 操作 产线实操 / 7 岗位操作 产线改善报告 / 1 自主改善 5.6 创新运用轮岗、项目工作坊等多种学习方式。 采用广受好评但实施难度大的“轮岗学习”,强生、霍尼韦尔等推崇的“行动学习法”,GE、IBM等推崇的“动态学习法”等方式,帮助将培训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u 体验式轮岗,培养“Л型”人才(体验式轮岗) “Л型”人才指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又懂得领导、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和新项目的壮大,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欢迎。轮岗是培养“Л型”人才的良好途径,不仅可促进部门沟通和换位思考,而且可以增加员工其他专业技能,培养技术和管理通才等。公司采用 “体验式轮岗”,即短期内到另一岗位体验学习,学习完毕后回原岗位工作。针对各层级开设的体验式轮岗计划如下: 中层:制造/策划/品质/供应链中层体验式轮岗(时长:1-2天) 基层:五大技术专题的体验式轮岗(时长:3天) 轮岗学习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方式: 示范——模仿——变通式;录像播放——评点解析一一归纳推衍式; 观摩——评沦—一概括式;参观考察——定向研讨一一总结提高式 这一轮岗学习方式因时间短、且不发生实际岗位调动,不影响公司运作,可大范围推行。同时亲身体验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学习者能快速学到大量实用知识,能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更好地把握公司总体战略。 u 项目工作坊,干中学,学中干(行动学习法) 选拔出的后备人才是公司智慧的集合,如何在帮助他们成长的同时,有效利用这些智慧帮助公司解决跨部门的管理难题?项目工作坊现了两者的结合,它是行动学习法的最佳实践。不仅促进某一具体项目或个人的学习发展,更推动了组织变革,将组织全面转化成“一个学习系统”。精英班的5个项目工作坊,选取跨部门的管理难题作为项目实践主题,由公司总经理、制造总监、研发总监等分别担任项目顾问。 这种学习方式,因项目涉多个部门而难度大,需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系统思考水平,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跨部门沟通能力;需高层指导学员运作项目,有利于了解运营状况、增长经验。 u 高层经营决策分析会,边工作边学习(动态学习法) 高层通过每季度朝会、每月经营宣贯会、中层干部沟通会,讲述其如何通过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分析、公司销售和市场现状,制定长中短期经营策略。高层以经营策略制定的实例让中层学会如何制定经营举措。 这种在企业实际的会议中进行学习,打破工作与学习界限的培训形式被称为“动态学习法”,是工作中学习的典型,也是未来培训发展的趋势。 5.7、沉淀和开发一批系列课程体系,可推广至集团其他公司。 在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公司开发和沉淀了具有公司特色、符合集团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如制造全景课程、市场营销课程体系、中层体验式轮岗体系、技术人才体验式轮岗体系,这些体系对于美的其他公司同样适用,具有可推广型。 六 特别提示: 1、从战略推导出人力资源计划是一个连锁过程,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后面的结论也极有可能走样和失真。其中由经营举措分析出组织所需能力、从而得出素质模型这一环节最容易走样,如果凭单个人去进行分析容易偏向主观和片面,所以建议以团队合议的方式讨论、同时运用战略分解等方式进行推导。 2、培训费用紧缩,却想做出更好的培训效果。可以一方面可以通过HR自主设计、谈价等方式降低成本,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体验式轮岗、项目工作坊、学习等)将理论落实到行动中。 七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始终是,如何提供满足公司战略目标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服务。这也是电磁炉公司启动522人才梯队建设项目的初衷。 通过522人才梯队建设项目,公司建立了战略导向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创新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掘和培养了一批未来的管理者和核心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沉淀和开发的这些课程体系贴合集团实际业务需要,可在集团其他公司推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