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激发活力提升能力彰显学会科普新担当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普工作,2022年3月,广西科协出台《自治区科协关于新时代加强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一年来,广西科协坚持强队伍、树品牌、做服务,不断完善学会科普工作机制,以项目为抓手,推进自治区级学会科普能力建设。自治区级各学会结合学科业务特点,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研发科普供给,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展现了新时期学会新的担当作为。健全评价机制激发科普活力广西科协把2022年5—6月定为学会服务月,印发了《自治区科协领导干部联系服务自治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工作方案》,驻会领导分别带队开展调研活动,了解掌握新时期学会工作的基本状况和发展动态,结合学会科普等多项内容,科学谋划学会高质量发展对策。2022年下半年,广西科协出台了《自治区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年度综合能力评价办法(试行)》,把学会科普工作列为考评指标之一,从科普资源开放开发、科技志愿活动、科普活动等方面提要求,把学会评价结果与一流学会创建、项目支持等结合,确保学会科普工作有研究、有谋划、有部署、有考核,通过评价机制调动学会活力,指导学会开展科普工作。2022年底考评时,广西营养学会、广西气象学会等10个学会因“科普建设分项指标表现突出”,获表彰通报。组建骨干队伍提升科普能力2022年9月,广西科协举办广西全民科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首次组织自治区级学会科普骨干和学会工作者参加培训,提高学会对开展科普工作的认识和站位。培训结束后,有关学会制定科普工作规划,整合学会资源,组建科普队伍,积极响应建设新时代广西科普工作的“统一战线”。学会深度挖掘高层次科普人才,以科技传播专家为骨干,组建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和学校开展科普活动。至2023年3月,自治区级学会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登记注册科技志愿服务团队35个、志愿者600多人。开放开发资源丰富科普供给科普资源开放开发是学会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的契机,推动科普资源开放。比如,广西气象学会等积极CHINASCIENCECOMMUNICATION科普中国——广西学会科普工作呈现新面貌古蓉芬57XUEHUI参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动桂林、防城港、百色、河池等市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帮助三所中小学校建设“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其中一所小学获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广西自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