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雷炜(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陕西西安710600)[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279(2023)04-0011-03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时代要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新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理论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坚持“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坚持“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通过“两个结合”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行。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全球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资产阶级扩张和对抗及其不可持续性的逻辑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规律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占据着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开放性和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有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对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文化及其时代主题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内在逻辑性。(二)坚持“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更重要的是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表现的真理力量,是借助于它在中国的模式,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实现的。而坚持“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历史和现实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经历各种失败,找不到出路之时,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