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曲折过程和对科研的一点心得我于2005年博士毕业后,在杭州一普通高校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经历由此开始,因为普通大学的学校领导比较重视,要求每位博士必须申请,当时刚参加工作,也没有太多感觉,也就是将博士毕业的一些东西,整理了一下,向信息学部一处申请了。结果可想而知,2006年9月收到评审通知,4位评审专家只有一位资助,其它三位提了许多深刻的意见,当时自己看这些专家意见时,都觉得有些脸红,自己没有认真准备,就匆匆申请。这是第一次失败经历,但是给了我许多提示,因为接下来一年中,在实验室做了一些工作,同时也提早准备基金申请书的撰写,仔细查了2002-2005年,基金委已经资助过的和自己方向类似的课题,包括负责人近期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方向都一一在网上仔细查找。2007年,刚好夫人生小孩,所以每天医院,学校两边跑,但仍然坚持在写论文、修改基金报告,2007年3月,自己还请了二位教授帮自己修改基金申请书,自己满怀信心的将基金报告上交了。结果7月分左右,传来消息说,我的申请书会上会了,有希望,但不确定,让我再找找能否有认识的上会专家。可是,我等小人物,那认识知名专家呀,最后还是找不到。9月份,又收到不资助的通知,5位专家,三位资助,一位不资助,还有一位意见不明确。当时自己觉得挺郁闷,准备这么久了,还是没有结果。不得已,如是想到去再读博士后,开阔一下视野,恰好认识了一位知名专家,他也愿意招我,但是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做阵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我原来的方向偏离比较大,但是他有许多大项目,经费也有支持,想一想,自己也就改变方向了,陆续开始试验,也总结了一些论文,投稿到影响因子一般的国外SCI期刊,2008年初,自己继续努力,又开始修改基金报告,此时论文有一些已经发表出来,素材也比原来的多许多,自我感觉,报告比以前的写得好多了,试验条件也准备,结果7月分,传来消息说,能上会,但结果不是太好,评审意见有五个中有二个B,唉,自己又失望了。好在2008年底,连续有二篇SCI论文录用,二篇一级学报录用了,多少给了我一些安慰。2009年,自己又开始了基金报告撰写的过程,继续修改,这时我的合作导师,给了一个小建议,他说:能否将你做的那个检测系统,引入到海洋工程里面,或者水声应用里面,这方面做的人较少。我想想也对,结果到海洋工程里面,毕竟许多人不具备实验条件,但是我的合作导师这边有很好的,水下试验条件和水下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