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卷第4期西安翻译学院论坛Vol.29No.42022年12月ForumofXianFanyiUniversityDec.2022◎思政论坛弘扬南泥湾精神的实践路径探析史晓华(西安翻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05)摘要: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不仅是战争年代实现民族独立的精神支撑,更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坐标。基于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的观念,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新颖的宣传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弘扬南泥湾精神的实践路径,用南泥湾精神对接历史、继续前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关键词:南泥湾精神;时代价值;实践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23-QT003-(2022)04-0067-04南泥湾精神诞生在抗战时期。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一方面遭受日军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一方面处于国民党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的环境中。为了抵御外敌侵略、战胜国内劲敌,毛泽东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1年3月,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进行垦荒,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把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并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泥湾精神体现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鼓舞和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南泥湾精神等革命精神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建构与弘扬,推动党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为迎接挑战和解决困难提供经验借鉴和价值引导。深入探究这一历史过程,准确把握南泥湾精神的内涵,探索继续弘扬南泥湾精神的实践路径,对于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2]南泥湾位于延安市东南45公里处,原本是一个山峦起伏,地域广阔的山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处境艰难,毛泽东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带领大家开启如火如荼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这里后,他们为了革命,练兵的同时还要屯田垦荒。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正是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