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上)语文第七单元检测试卷(二).pdf
下载文档

ID:3090339

大小:742.13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语文 第七 单元 检测 试卷
-1-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二)(时间:90 分钟分数:100 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 分)一、读拼音,写词语。(8 分)yn xinxin huizhn xnho jiyhuxnchqnxfifn二、选择题。(10 分)二、选择题。(1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秦岭(qn)出征(zhn)明媚(mi)竹笋(sn)B崛起(ju)模范(fn)严肃(sh)出塞(si)C淮南(hui)宁可(nn)要挟(yo)储蓄(x)D土炕(kn)压迫(p)纠缠(chn)出租(z)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教胡马度阴山教:令,使B欲饮琵琶马上催催:催促C至今思项羽思:思考D醉卧沙场君莫笑沙场:战场3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A抱负坚强赞叹B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C卑鄙蛮横奸诈D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4下列词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占领上海B藏身租界C虚度生命D签订合作5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A同学之间怎能不互相关心呢?B同学之间不应该互相关心。C同学之间难道不应该互相关心吗?D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三、选词填空。(6 分)三、选词填空。(6 分)赞美赞叹赞扬1艺术节上,小徐高歌一曲来()祖国的大好河山。2游客们看到“冰雪大世界”里美轮美奂的冰灯都()不已。3小元多次拾金不昧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8 分)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8 分)深居()()()()高远()()报国斩()截()()()琳琅()()不阿1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词语有_。2连长_地对战士们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五、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作用。(4 分)五、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作用。(4 分)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标示特定的称谓;标示着重强调的内容;标示讽刺或否定。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2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3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4计算机网络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六、句子练习。(6 分)六、句子练习。(6 分)1今天我非去上学不可。(改为肯定句)_-3-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成转述句)_3在讨论会上,萌萌首先第一个发言。(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 分)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 分)1“_,_”这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的概括,也表达了女词人_“活着就要奋发有为,死也要死得英勇壮烈”的人生态度。2“醉卧沙场君莫笑,_”和“秦时明月汉时关,_”都描写了战争的残酷。3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中有两句“_,_”堪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感悟到伯父所说的“_”的现状,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_。八、口语交际。(4 分)八、口语交际。(4 分)假如你是四(2)班的中队长,想邀请一位抗日老战士明天来班级为同学们做报告,你邀请时将会对他说些什么呢?_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九、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4-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1“惩处”一词正确的读音应该是()。(1 分)A.chng chB.chng chC.chng chD.chng ch2选择一个句子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并说明理由。(2 分)A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B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选择的理由是_。3加点的“这个问题”指什么?用“_”画出来。文中把“这个问题”比作_,作用是_。(2 分)4在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2 分)_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茅以昇的故事茅以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科学研究、教育和工程建设。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的家庭里,从小学习刻苦勤奋,天资聪慧。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让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抄完之后再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假小以昇就背诵了上百首古诗-5-和十几篇古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昇惊呆了,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1916 年,茅以昇 20 岁。他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漆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但是,茅以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异昇回答:“虽然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1920 年,茅以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茅以昇还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对我国古桥建筑从技术上做了总结。他还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6-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表。(3 分)时间事件小时候茅以昇小时候不但聪明,而且学习刻苦勤奋。()1916 年()1920 年茅以昇回国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完整准确的一项是()。(1 分)A短文记叙了茅以昇勤奋好学的故事B短文记叙了茅以昇为祖国造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C短文记叙了茅以昇从小勤奋好学,立志为人民造桥,留学美国,拒绝聘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桥梁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故事D.短文记叙了茅以昇“富贵不能淫”拒绝美国优厚待遇,热爱祖国的故事3.第段主要运用了_描写,表明茅以昇为了_,宁可_,从中可以看出茅以昇是一个_的人。(2 分)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茅以昇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 分)十一、习作表达。(30 分)十一、习作表达。(30 分)生活中总有我们想要写信给他的人。那个人或许是和你朝夕相处的伙伴,或许是曾带给你感动的人,或许是你敬佩的一个人。请你写一封信给他(她),倾诉一下你的喜悦、烦恼或困惑。注意书信格式,写出真情实感。-7-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英雄 胸怀 振兴 豪杰 疑惑 训斥 清晰 非凡二、1D2C3C4 D5B三、1赞美2赞叹3赞扬四、简出志存精忠钉 铁满目刚正12五、1234六、1今天我一定要去上学。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3示例:在讨论会上,萌萌首先发言。七、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2古来征战几人回万里长征人未还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中华不振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八、示例:爷爷您好,我是四(2)班的中队长。我代表全班同学邀请您明天参加我们班开展的抗日英雄事迹报告会,希望您给我们讲一讲您的抗日经历,请问您有时间吗?九、1A2B用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当时围观的中国人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3 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一团烈火突出周恩来把祖国的安危、民族的希望放在心上,不找到解决办法,内心难以平静4示例: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十、1茅以昇看到文德桥塌落,立志为人民造结实的大桥。茅以昇到美国留学,拒绝了美国人的聘请,坚决回国做贡献。茅以昇为祖国的桥梁事业作贡献,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2C3语言祖国的强盛放弃美国更好的条件忠于祖国、热爱祖国4示例:茅以昇学习勤奋努力,从小志向远大。他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勇挑重担,兢兢业业,为祖国作贡献。这些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