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新能源汽车涨价落地全年需求仍然强劲.pdf
下载文档

ID:3058083

大小:2.17MB

页数:20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汽车行业 专题报告 新能源 汽车 涨价 落地 全年 需求 仍然 强劲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新能源汽车涨价落地,全年需求仍然强劲新能源汽车涨价落地,全年需求仍然强劲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2022.3.31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尹欣驰尹欣驰 首席汽车及零部件分析师 S1010519040002 李景涛李景涛 汽车及零部件联席首席分析师 S1010520120003 袁健聪袁健聪 首席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吴威辰吴威辰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60001 滕冠兴滕冠兴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80004 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引发新能源车企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引发新能源车企近期集体近期集体涨价,预计整车厂和电池厂将涨价,预计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将将在在 1 个月左右个月左右。由于当由于当前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前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3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创造历史新高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创造历史新高。短期看,短期看,4月可能是订单的相对低点,但考虑到新车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月可能是订单的相对低点,但考虑到新车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预计预计 2022年年将依然是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维持今年维持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 550 万辆的预测万辆的预测。碳酸锂价格上涨持续,新能源车企谨慎涨价应对。碳酸锂价格上涨持续,新能源车企谨慎涨价应对。中国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 2021 年初的 6 万元/吨上涨到近期的 50 万元/吨,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为电池、整车等全产业链都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以 50kWh 的带电量进行测算,碳酸锂价格上涨导致的单车理论成本增加已达到 1.3 万元(铁锂电池)/1.5 万元(三元电池)。主机厂在 1 月和 3 月普遍调价两次以应对补贴退坡及成本上涨,其中第一次涨价幅度约在 3000-5000 元,提价主要用于覆盖补贴退坡的影响;而随着近期 OEM 和电池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落地,主机厂进行了第二次调价以覆盖电池成本的快速上涨。根据我们的统计,此次主机厂面临的电池单度价格上涨幅度的中位数在 160 元-180 元/kwh 左右,低于涨幅理论值(铁锂电池,263 元/kwh,三元电池 304 元/kwh)。同时,主机厂调价的幅度整体总体偏谨慎,仅特斯拉的调价幅度能够明确超过理论涨幅,而其他主机厂调价幅度主要集中在50-250 元/kWh 区间,其中近三分之二的车型其涨价幅度要低于电池厂的涨价中位数。因此我们预计,除特斯拉外,整车厂或将与其电池供应商共同承担碳酸锂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新车价格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首要因素新车价格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首要因素,不必对不必对涨价涨价过度悲观过度悲观。由于传统燃油车几乎从未出现过集体涨价的情况,且价格一般只跌不涨,因此市场有悲观声音认为,涨价可能会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带来较大扰动。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仍有巨大优势:特别是近期油价大幅上涨,国内多地的 92 号油价也已达到 8.5 元/L 以上,凸显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以比亚迪秦 Plus EV 和大众朗逸对比为例,秦 Plus EV 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较燃油车低 8100 元(按照年行驶 2.5 万公里计算),使用成本的优势可以部分抵消购置成本的涨价。此外,购车人群的消费习惯变化也值得重视:根据百度研究院的数据,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与消费电子产品更为趋近,对购置价格并非高度敏感,新能源车主往往更加关注外观、智能配置、续航耐用度以及补能体验,而购置成本其实是比较次要的考虑因素。从结构来讲,锂价和油价共同走高的背景下,预计 PHEV 将更为受益,同时高价位端的 BEV 车型占比有望提升,而 10 万以下 BEV 车型(销量占比为 NEV 市场的 31%)的需求会相对承压。3 月新能源汽车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超预期,涨价后订单处于平稳恢复状态渗透率可能继续超预期,涨价后订单处于平稳恢复状态。2021年 12 月,我国新能源车上险量达到 48.1 万辆,新能源车/总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历史性的 22.0%;2022 年 1 月/2 月,我国新能源车零售上险量分别达到 31.4万辆、24.7 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分别为 14.4%、21.1%。根据周度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数据,2022 年 3 月前三周新能源汽车上险量达到 29 万辆,渗透率达到 29.6%,渗透率再创新高,且渗透率环比数字爬升迅速。我们认为 3 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主要有 3 个原因:(1)去年 12 月是终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集中下订单的时间,新能源汽车集中交付上牌导致今年 3 月景气度较高;(2)特斯拉上险数据的月度波动导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正常月份偏高 3%左右;(3)汽油涨价,叠加燃油车缺芯加剧导致燃油车在 3 月的销量明显低于预期。而从订单角度,电车涨价带来“抢装”系正常现象,短期订单的波动无需过度担忧。以小鹏 1 月 10 日涨价为例,小鹏 1 月 7 日宣布将在 1 月 10 日进行官方指导价调整,调整额度为新能源补贴退坡幅度(5000 元左右),1 月 7 日10 日涨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行业专题报告2022.3.3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李子俊李子俊 汽车及零部件分析师 S1010521080002 柯迈柯迈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50003 联系人:王诗宸联系人:王诗宸 联系人:武平乐联系人:武平乐 价前订单快速涌入“抢装”,对 1 月中下旬的订单有一定预支。但是 2 月春节后订单逐渐恢复,2 月底订单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2022 年 3 月新能源车行业二次涨价,涨幅多为单车 1-2 万元,幅度高于第一次调价;但是我们认为本轮涨价对订单带来的影响单情况将与 1 月相似,即对 3 月的订单有积极的贡献,4 月的需求一部分会被预支,预计订单将在涨价 1 个月后恢复正常。根据我们的门店调研,广汽埃安、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在近期调价后确实均出现了订单的波动,但都有望在 2-6 周内恢复至调价前的新增订单水平。特别考虑到当前头部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且下半年还有补贴退坡的抢装效应,我们仍对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保持乐观态度。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投资投资逻辑:逻辑: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已经 price in,虽然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但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预计在 1 个月左右,2022 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在经历 4 月和 5 月的缓冲后持续爬高,我们维持对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550 万辆。自主 OEM 在电动智能时代的品牌力提升,众多行业抢先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体验引领创新。我们重点推荐: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等自主周期向上的 OEM,供应链板块我们建议继续把握:(1)三电产业链优质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中伟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紫江企业、精达股份、卧龙电驱、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2)智能化产业链上的佼佼者:保隆科技、伯特利、华阳集团、中科创达、德赛西威、中鼎股份、星宇股份等。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简称简称 市值市值(亿元)(亿元)收入预测(亿元)收入预测(亿元)PS 评级评级 2021 2022E 2023E 2021 2022E 2023E 理想汽车-W 1772 270 565 1163 6.6 3.1 1.5 买入 LI 1748 270 565 1,163 6.5 3.1 1.5 买入 小鹏汽车-W 1469 210 445 846 7.0 3.3 1.7 买入 XPEV 1537 210 445 846 7.3 3.5 1.8 买入 蔚来-SW 2297 361 678 1,154 6.4 3.4 2.0 买入 NIO 2324 361 678 1,154 6.4 3.4 2.0 买入 简称简称 收盘价收盘价(元)(元)EPS PE 评级评级 2021 2022E 2023E 2021 2022E 2023E 比亚迪 231 1.47 2.30 4.03 157 100 57 买入 比亚迪股份 175.58 1.47 2.30 4.03 119 76 44 买入 长城汽车(A)27.05 0.73 1.03 1.36 37.1 26.3 19.9 买入 长城汽车(H)175.58 0.73 1.03 1.36 240.5 170.5 129.1 买入 广汽集团(A)11.02 0.68 1.01 1.3 16.2 10.9 8.5 买入 广汽集团(H)175.58 0.68 1.01 1.3 258.2 173.8 135.1 买入 宁德时代 486.9 6.7 12.03 17.09 72.7 40.5 28.5 买入 亿纬锂能 75.88 1.6 2.34 3.16 47.4 32.4 24 买入 德方纳米 559.9 8.97 13.94 28.2 62.4 40.2 19.9 买入 中伟股份 117.33 1.55 3.51 5.2 75.7 33.4 22.6 买入 璞泰来 142 2.51 3.76 5.62 56.6 37.8 25.3 买入 杉杉股份 27.14 1.99 1.91 2.37 13.6 14.2 11.5 买入 紫江企业 5.87 0.36 0.44 0.57 16.3 13.3 10.3 买入 精达股份 5.24 0.29 0.39 0.49 18.1 13.4 10.7 买入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 评级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强于大市(维持)汽车汽车行业行业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汽车行业专题报告2022.3.3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卧龙电驱 12.6 0.78 0.94 1.09 16.2 13.4 11.6 买入 三花智控 16.78 0.41 0.64 0.82 40.9 26.2 20.5 买入 银轮股份 9.12 0.38 0.59 0.79 24 15.5 11.5 买入 保隆科技 42.12 1.37 1.96 2.65 30.7 21.5 15.9 买入 伯特利 67.81 1.37 1.76 2.19 49.5 38.5 31 买入 华阳集团 38.2 0.6 0.93 1.24 63.7 41.1 30.8 买入 中科创达 97.6 1.52 2.21 3.01 64.2 44.2 32.4 买入 德赛西威 119.2 1.47 1.94 2.53 81.1 61.4 47.1 买入 中鼎股份 14.46 0.81 0.89 1.02 17.9 16.2 14.2 买入 星宇控股 129.95 3.32 5.09 6.69 39.1 25.5 19.4 买入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注:股价为 2022 年 3 月 29 日收盘价;1 港元=0.83人民币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目录目录 受碳酸锂价格影响,新能源汽车近期集体涨价受碳酸锂价格影响,新能源汽车近期集体涨价.1 新能车仍有新能车仍有 TCO 优势,对下游需求可适当乐观优势,对下游需求可适当乐观.4 3 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再创新高,调价后订单逐渐恢复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再创新高,调价后订单逐渐恢复.9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11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12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插图目录插图目录 图 1:各项原材料成本对于整车以及电池 BOM 成本的影响推算.1 图 2:2021-2022 年中国碳酸锂价格走势.2 图 3:全球锂价回顾及预测(单位:美元/吨).2 图 4:各品牌 EV、PHEV 度电成本涨幅和度电价格涨幅测算(元/kWh).4 图 5:乘用车平均单价(万元).5 图 6:A 级轿车平均单价(万元).5 图 7:B 级轿车平均单价(万元).5 图 8:SUV 平均单价(万元).5 图 9:2011 年至今各类乘用车扣率.6 图 10:北京 92 号汽油零售价(元/L).6 图 11: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因素向消费数码产品方向切换.8 图 12:新能源汽车用户需求向多元化发展.8 图 13:2021 年 1 月-2022 年 3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辆)及渗透率(%).10 图 14:小鹏 1 月补贴退坡后官方指导价调整与订单的关系.11 表格目录表格目录 表 1:2022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提价汇总(提价幅度单位:万元).3 表 2: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比.7 表 3:2021 年新能源车分价格带销量(万辆).9 表 4:新势力、特斯拉交车数据(周).10 表 5:各家车涨价后订单波动情况.11 表 6: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和估值.12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受碳酸锂价格影响,新能源汽车近期集体涨价受碳酸锂价格影响,新能源汽车近期集体涨价 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对电池成本造成较大压力。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对电池成本造成较大压力。2021 年年初至今,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整车制造端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其中碳酸锂的价格上涨是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因素,碳酸锂价格为电池、整车等全产业链都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中国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 2021 年初的 6 万元/吨上涨到近期的 50 万元/吨。以 2021 年原材料均价为基准进行测算,以单车电池容量为 50kWh 进行测算,则当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单车理论成本增加已达到 1.3 万元(铁锂电池)/1.5 万元(三元电池),对应电池单度电理论涨价幅度约为 263 元/kwh(铁锂电池)和 304 元/kwh(三元电池),电池成本上涨压力急需传导给下游消费者。图 1:各项原材料成本对于整车以及电池 BOM 成本的影响推算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此影响仅考虑资源品涨价带来的影响,加工费及供需带来的价格影响不在此表范围内,同时本测算表格未考虑长期供货协议价 20年21年Q121年Q221年Q321年Q42022/3/72022/3/18 整车结构件整车结构件钢铁 元/吨3,719 4,527 5,184 5,315 5,088 5,030 4,950 铝 元/吨14,070 16,193 18,577 20,271 20,155 23,960 22,590 铜 元/吨38,934 53,569 61,104 59,037 61,104 67,599 64,260 镁 元/吨14,687 16,158 19,207 29,196 42,830 45,100 40,000 其他金属 元/吨热塑 元/吨12,865 16,586 17,873 17,563 16,296 14,600 14,300 橡胶等弹性体 元/吨11,977 14,822 13,528 13,694 14,691 13,785 13,450 其他高分子 元/吨玻璃&陶瓷 元/吨1,765 2,208 2,601 3,077 2,402 2,450 2,397 液体 元/吨其他 元/吨价值量小计价值量小计 元元/辆辆10,201 12,574 13,967 14,340 13,967 14,370 13,879 催化用贵金属催化用贵金属钯 元/g557 569 651 587 460 727 613 铂 元/g208 251 257 226 218 234 223 价值量小计价值量小计 元元/辆辆898 929 1,054 948 755 1,161 986 电池电池 50kWh3.1、正极、正极811 kg/辆辆 铁锂铁锂 kg/辆辆Li2CO3 元/吨44,000 74,483 88,833 109,848 209,816 497,000 503,000 -31 LiOH 元/吨51,800 60,211 86,167 116,664 190,197 459,500 489,500 32 -NiSO4 6H2O 元/吨28,200 35,108 34,392 38,598 38,279 48,800 50,800 160 -CoSO4 7H2O 元/吨51,600 79,586 74,033 79,578 93,967 118,500 120,000 12 -MnSO4 H2O 元/吨6,200 6,488 7,110 8,380 9,616 10,500 10,500 14 -FePO4 元/吨12,000 12,100 12,700 15,900 23,400 23,500 24,000 -125 价值量小计:三元价值量小计:三元 元元/辆辆6,918 8,648 9,313 11,060 13,584 24,302 25,612 铁锂铁锂 元元/辆辆2,875 3,840 4,364 5,420 9,482 18,469 18,719 3.2、6FLi2CO3 元/吨44,000 74,483 88,833 109,848 209,816 497,000 503,000 价值量小计价值量小计 元元/辆辆7 12 14 18 34 81 82 油车原材料相对油车原材料相对21年均价涨价年均价涨价232 EV-811相对相对21年均价涨价年均价涨价(+-811)15,202 EV-铁锂相对铁锂相对21年均价涨价年均价涨价(+-铁锂铁锂)13,171 0.30 单耗碳酸锂单耗碳酸锂 kg/辆辆1.63 66 34 73 11 单耗单耗 g/辆辆2 61 时间时间原料均价原料均价单耗单耗单耗单耗 kg/辆辆893 187 21 2 25 203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图 2:2021-2022 年中国碳酸锂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2022 年 3 月截至 30 日)中国中国锂盐价格或将锂盐价格或将高位震荡高位震荡,新能源车提价是必然结果,新能源车提价是必然结果。2021 年底以来中国锂盐价格快速上涨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压力增大,预计 2022 年锂价继续大幅上涨面临一定的监管阻力,但价格或将保持高位震荡,电池采购成本可能很难短期回落,因此新能源车企提价是保住整车制造利润率的必然举措。中信证券研究部金属组的观点认为:考虑到需求端保持高速增长,供应端的变化将成为本轮锂价拐点出现的核心因素。而 2022 年全球范围内锂新增供应仍然有限,特别是南美各企业在 2021 年底大幅上调长单定价,2022 年南美地区锂价上行动力充足,价格预计保持高位。当前中国锂价较海外市场的锂价溢价较大,随着供应紧张局面出现季节性缓解,我们预计价格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由于整体供应紧张局面将贯穿 2022 年,价格或将在下半年再次迎来上涨,锂价高位运行状态短期内无法结束。图 3:全球锂价回顾及预测(单位:美元/吨)资料来源:Bloomberg,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主机厂主机厂 1 月、月、3 月普遍调价两次以应对补贴退坡及成本上涨。月普遍调价两次以应对补贴退坡及成本上涨。2022 年 1 月,新能源汽车补贴如期退坡,当前市场主流产品的补贴退坡幅度约在 3000-5000 元,主机厂在 1 月进行了提价以覆盖补贴退坡的影响,涨价金额基本与补贴退坡金额接近。3 月,伴随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新一年度的电池等供应商价格谈判,电池厂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开始向主机厂转移,主机厂进行了第二次调价以覆盖电池成本的快速上涨。0102030405060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中国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万元/吨)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14/062015/062016/062017/062018/062019/062020/062021/062022/06碳酸锂,FOB南美碳酸锂,中国出厂价(电池级)2016-2017年上行周期年上行周期新增供应主要来自澳洲Mt Marion和Mt Cattlin投产,南美盐湖未扩产,增量有限,价格上行2018-2020年下行周期年下行周期2018年起,Pilbara、BaldHill、Altura、Wodgina锂矿相继投产,雅保中国工厂扩产,导致锂供应严重过剩2021年起上行周期年起上行周期2021-2022年,全球新增供应主要来自SQM、雅保和天齐锂业,新增供应尚未大量入场,价格预计将继续上行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表 1:2022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提价汇总(提价幅度单位:万元)品牌品牌 车型车型 2021 价格价格 最新售价最新售价 第第 1 次幅度次幅度 第第2次幅度次幅度 合计涨幅合计涨幅 退补外涨幅退补外涨幅(元元/kWh)特斯拉 M3 后驱 25.57 29.1 2022 年 1 月 1 日/3 月 10 日/3月 15 日/3 月 17 日四次调价 3.53 505 两驱 33.99 36.79 2.80 293 Model Y 后驱 28.08 31.69 3.61 519 两驱长续航 34.79 37.59 2.80 293 两驱高性能 38.79 41.79 3.00 319 小鹏 P7 480 21.99-23.99 23.99-25.99 0.43 1.57 2 261 586 24.9925.99 27.0928.09 0.59 1.51 2.1 213 670G/N 25.5926.99 27.2928.59 0.540.59 1.01 1.6 125 670E 27.69 31.49 0.54 3.26 3.8 400 鹏翼门 36.69-40.99 38.69-42.99 0.00 0.02.00 02 185 P5 15.79-22.39 17.79-24.29 0.480.54 1.321.56 1.82.1 150 G3 14.98-18.87 16.89-20.39 0.54 1.07 1.61 100 理想 ONE 33.8 34.98 1.18 1.18 291 蔚来 ES8 补贴前 46.8-62.4 46.8-62.4 1.官网价格为补贴前售价;补贴前售价不变 2.70度/100度电池版本分别退补 0.48/0.54 万 0.480.54 0 ES6 补贴前 35.8-52.6 35.8-52.6 0.480.55 0 EC6 补贴前 35.8-52.6 35.8-52.6 0.480.56 0 ET7 补贴前 44.8-52.6 44.8-52.6 0.480.57 0 比亚迪 秦 Plus DM-i 55KM 10.58-14.58 11.18-15.18 0.3 0.3 0.60 361.4 120KM 10.88-14.88 11.18-15.18 0.3 0.3 0.60 163.9 宋 Plus DMi 51KM 14.68-15.98 15.28-16.58 0.5 0.1 0.60 361.4 110KM 16.98-19.98 17.58-20.58 0.5 0.1 0.60 163.9 宋 Pro DM-i 13.48-15.98 13.88-16.38 0.1 0.3 0.40 100 秦 Plus EV 12.98-16.68 13.88-17.58 0.3 0.6 0.90 82 元 Pro 7.98-9.98 9.28-11.28 0.7 0.6 1.30 173.7 宋 Plus EV 16.98-18.68 19.08-19.78 0.5 0.6 1.10 83.7 唐 DM-i 18.98-21.68 19.58-22.28 0.3 0.3 0.60 139.5 21 款唐 DM 23.68-28.68 23.98-28.98 0.3 0 0.30 0 汉 EV 20.98-27.95 21.48-28.45 0.5 0 0.50 0 汉 DM 21.98-23.98 22.28-24.28 0.3 0 0.30 0 海豚 9.38-12.18 10.28-13.08 0.3 0.6 0.90 89.1 E2 8.98-10.68 9.58-11.28 0.0 0.6 0.60 46.3 广 汽 埃安 Aion Y 10.66-13.86 12.96-16.76 外取消低配增加最高配 1.31.6 136 Aion S Plus 13.96-17.26 13.96-18.38 00.92 60 Aion V Plus 17.26-23.96 17.76-23.96 00.5 0-60 欧拉 好猫 普通版 10.39-14.09 12.19-15.19 0.8,取消最低配 0.60.7 1.40 180 GT 13.5 14.7 1.2 0.60.7 1.80 217 威马 未明确具体涨幅 0.7-2.6 180 零跑 C11 15.98-19.98 17.98-22.98 0 23 23 230 T03 6.98-8.49 0.51 150 哪吒 U Pro 9.98-17.98 10.58-17.98 01.3 00.5 01.3 55 V 普通版 6.09-7.99 6.59-8.39 0.20.4 00.3 00.5 20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网约版 12.08 12.08 0.0 0.0 0.00-100 V Pro 7.69-8.09 8.19-8.59 0.2 0.3 0.50 20 极氪 001 WE 版 29.9 29.9 0 0.00-54 YOU 版 36.0 36.8 0.8 0.80 30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特斯拉度电价格涨幅领先,特斯拉度电价格涨幅领先,部分部分主机厂涨价相对主机厂涨价相对谨慎谨慎。我们估算在车企成本端,BEV电池单度电池单度平均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上升约约 120 元元/kwh(比亚迪)和(比亚迪)和 160180 元元/kwh(其他车企(其他车企 BEV),由于混动车型适用的功率型电池成本结构的不同,PHEV 电池单度电池单度平均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上升约约180210 元元/kwh。具体计算的角度,比亚迪由于产业链布局完整,自身拥有电池产能,我们用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化来测算其成本涨幅;其他车企根据电池厂供应价格变化来测算成本涨幅。同时,我们搜集了各家新能源车企涨价的信息,并结合各品牌度电价格涨幅(扣除补贴退坡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在 160 元/kWh 的涨价成本线以上的车型,预计将有更大概率将碳酸锂的价格上涨通畅地传导给消费者,而在 160 元/kWh 以下的车型,将可能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通过比较发现,部分主机/车型,如特斯拉(全系)、小鹏(P7)、理想、欧拉好猫、零跑等调价幅度能够明确超过理论上涨单价,将成本转嫁给下游消费者;而其他主机厂如比亚迪、广汽埃安、蔚来、极氪、哪吒调价幅度主要集中在 0100 元/kWh 区间,主机厂或其电池供应商仍将承担一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另外,蔚来 ES8、ES6、EC6 预计于2022 年进行中期改款,比亚迪汉 DM 等推出 DM-i、DM-p,车企还可以通过推出改款、换代车型,对价格进行调整。图 4:各品牌 EV、PHEV 度电成本涨幅和度电价格涨幅测算(元/kWh)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中信证券研究部 2022 年 3 月测算 新能车仍有新能车仍有 TCO 优势,对下游需求可适当乐观优势,对下游需求可适当乐观 燃油车时代,汽车价格并未出现过集中式上涨燃油车时代,汽车价格并未出现过集中式上涨,因此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涨价普遍怀,因此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涨价普遍怀3993772601501000174898482013660-301802305520-543029136116400-1000100200300400500Model3ModelYP7P5G3全系元Pro海豚宋PlusEV秦PlusEV汉EVAion YAion SAion V好猫C11哪吒U哪吒VWE版YOU版ONEDmi-短Dmi-长汉DM唐DM特斯拉小鹏蔚来比亚迪广汽埃安欧拉零跑哪吒极氪001 理想比亚迪EVPHEV160180120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5 有悲观情绪有悲观情绪。过去 10 年,以燃油车为主体的乘用车市场平均价格整体相对平稳。2016 年以前,乘用车平均价格较为稳定,很少出现大幅涨价或跌价。而 2015 年至今,乘用车平均价格虽然逐步缓慢提升,从 2015 年前的 14 万元/辆提升至如今的 16-17 万元/辆。但单车均价的提升主要由于整体车型结构的上移(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买 SUV 和大型车),而并非由于具体车型价格的集中上涨(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最大的 A/B 级轿车并未出现明显的价格上行)。由于传统燃油车几乎从未出现过集体涨价的情况,且拉长来看细分车型的均价都是只跌不涨的,因此一些悲观的投资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可能会受到涨价的较大扰动。图 5:乘用车平均单价(万元)图 6:A 级轿车平均单价(万元)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7:B 级轿车平均单价(万元)图 8:SUV 平均单价(万元)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实际上,实际上,2021 年乘用车折扣率已经出现显著收窄,燃油车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涨价。年乘用车折扣率已经出现显著收窄,燃油车已经实现了阶段性涨价。过去 10 年,由于整体车市的产能逐渐过剩,乘用车市场的折扣率整体具有扩大的趋势,从 2011 年的 4%左右逐步提升至 2020 年的 14%左右。但 2021 年至今,折扣率却发生了罕见的快速收窄:由 2020 年末的 14%左右迅速降低至如今的 10%左右,相当于终端到手车价在一年间上涨约 6800 元。上游芯片供给的导致库存紧俏,叠加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6 涨,终端乘用车折扣出现了快速而显著的收窄。对比来看。新能源汽车此轮调价的均值基本仅略小于去年乘用车的涨价幅度,因此我们认为此次新能源车企涨价基本处于合理范畴,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悲观。图 9:2011 年至今各类乘用车扣率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另一个视角:使用成本的比较。另一个视角:使用成本的比较。涨价后新能源汽车涨价后新能源汽车相较于燃油车仍相较于燃油车仍具有全生命周期成具有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本优势。资本市场当前对于锂的涨价已经有充分的预期,但是对于汽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需求端变化尚没有 priced-in。近期受俄乌战争影响,国际油价出现大幅提升,国内汽油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全国多地油价已达到 8.5 元/L 以上。燃油车使用成本明显上涨,新能源汽车经济性愈发显著。我们选取了 10-15 万轿车/20-30 万轿车/30 万左右 SUV的插混、纯电、燃油车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对比。从结果来看,尽管插混和纯电车型有所涨价导致购置成本上升,但仍然能够在目前 8.6 元/L 的油价水平对比油车在全生命周期具备成本优势:以每年行驶 2.5 万公里计算,在 8 年的生命周期中,秦 Plus DM-i相比同级别的大众朗逸可节省 5.4 万元燃料费,秦 Plus EV 相比大众朗逸可节省 6.5 万元燃料费,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较燃油车分别低 6750 元和 8100 元。对于 30 万左右的车型,由于其本身高油耗的特点,插混和纯电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比中低价格段的车型更明显。图 10:北京 92 号汽油零售价(元/L)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中信证券研究部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7 表 2: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比 10-15 万元轿车对比 车型 秦 Plus DM-i 秦 Plus EV 日产轩逸 大众朗逸 购置成本(含购置税)(万元)11.2 13.9 13.0 12.3 八年使用成本(万元)14.0 13.0 17.4 18.8 保险费(万元)4.9 4.9 4.6 4.2 保养费(万元)4.0 4.0 4.0 4.0 能源费(万元)5.1 4.0 8.8 10.5 报废里程数(万公里)20 其中:来自加油 10 20 20 其中:来自充电 10 20 百公里油耗(L)3.2 5.1 6.1 油价(元/L)8.6 百公里电耗(kWh)14.0 12.0 电价(元/kWh)1.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万元)25.2 26.8 30.3 31.1 20-30 万元轿车对比 车型 汉 DM-i 奥迪 A4 凯美瑞 Model 3 汉 EV 小鹏 P7 购置成本(含购置税)(万元)22.7 37.4 21.7 29.1 23.5 23.4 八年使用成本(万元)15.2 20.0 18.5 15.2 13.7 13.2 保险费(万元)5.0 5.4 4.6 6.7 5.0 5.0 保养费(万元)4.0 4.0 4.0 4.0 4.0 4.0 能源费(万元)6.2 10.5 9.8 4.5 4.7 4.2 报废里程数(万公里)20 其中:来自加油 10 20 20 其中:来自充电 10 20 20 20 百公里油耗(L)4.2 6.1 5.7 油价(元/L)8.6 百公里电耗(kWh)15.1 13.5 13.9 12.5 电价(元/kWh)1.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万元)37.9 57.4 40.2 44.3 37.2 36.7 30 万元 SUV 对比 车型 大众ID.6X Model Y 唐 DMi 理想 one 摩卡PHEV 丰田汉兰达 大众途昂 购置成本(含购置税)(万元)26.6 37.6 20.6 33.8 31.5 32.6 35.0 八年使用成本(万元)17.2 19.3 18.6 24.5 22.5 31.4 26.2 保险费(万元)8.0 10.6 6.7 9.8 9.3 12.0 9.4 保养费(万元)4.0 4.0 4.0 4.0 4.0 4.0 4.0 能源费(万元)5.2 4.7 8.0 10.8 9.2 15.4 12.8 报废里程数(万公里)20 其中:来自加油 10 10 10 20 20 其中:来自充电 20 20 10 10 10 百公里油耗(L)5.5 8.3 6.3 8.9 7.4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022.3.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8 油价(元/L)8.6 百公里电耗(kWh)15.5 13.9 19.2 21.5 22.7 电价(元/kWh)1.7 全生命周期成本(万元)43.8 56.9 39.2 58.3 54.0 64.0 61.3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 购置价格并非购置价格并非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购买人群考虑的首要因素购买人群考虑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与消费数码产品更为趋近,对购置价格并非高度敏感与消费数码产品更为趋近,对购置价格并非高度敏感。根据百度营销研究院的统计数据结论,电动化和智能化给新能源汽车带来了优于油车的驾乘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