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兵船档案2023.4JIDIANBINGCHUANDANGAN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档案工作的基本法,档案事业发展中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业务标准、规章制度都要遵从的基本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档案法》)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档案法》为引领档案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是新的历史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档案工作“依法治档”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依法治国”的需要,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新《档案法》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工作职责等方面提出的规范要求贯穿第二章至第六章共计14处,尤其是第十一条和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要加强档案工作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应当配备研究人员。[1]一、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新《档案法》不仅增加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内容,指出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新增设立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专章,主要内容为加强电子档案管理,采取措施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并确立了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法律效力。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要提升档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档案事业各项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构建健全的人才培养激励和教育培训机制,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合理的队伍结构,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档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2](一)丰富信息知识的储备计算机是生活当中离不开的存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陆续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等,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和利用主题越来越多样化,利用行为更加多样化。档案工作借助线上平台,聚焦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作中各点链条间点实现整体协作,使得档案工作更加系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业务内容智能化,使得档案职能拓宽,深入挖掘知识的关联,拓宽档案服务工作范围,为更好地帮助其他的服务工作开展;注重具体化、细微化、个体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导向,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交互环境,提供更加精准的档案服务。档案馆完成由传统档案馆服务管理模式经过发展转变为智能服务模式。能够在技术上优化存储方案,利用软件系统定期检测存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报警、实时保全和实时修复;数据锁定和固化;使用hash算法技术工具,对数据校验码加盖时间戳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