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经/�2023年18期作者简介:宋美(1997—),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3.18.057“保险+期货”模式下生猪场外期权定价研究□宋美摘要:目前“保险+期货”模式受市场化尚未完全打开的影响,在期权定价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保险+期货”期权定价和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了解到当前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产品存在保障期限与保障价格单一、B-S-M定价不适用亚式期权定价、定价多数从保险公司角度考虑而非以养殖户角度出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生猪场外期权产品定价方法。主要包括就保险层面的参保主体以及保险条款中的保险期限的基础条款设计,将保险期限设定为锁定期与销售期,保障价格设定为包含平值、实值、虚值的区间;就期权层面的生猪场外期权定价采用以当日生猪期货结算价作为目标价格的Monte�Carlo模拟方法。同时,基于案例对该定价合理性进行检验。关键词:“保险+期货”模式;生猪期货;蒙特卡洛模拟文章编号:1004-7026(2023)18-0182-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2200)自2015年以来,“保险+期货”连续8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及。随着2021年生猪期货上市,生猪“保险+期货”模式为养殖户分散风险带来了新的可能。但是作为“保险+期货”模式的核心———场外期权定价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生猪期货上市时间短,市场不成熟,生猪期现基差风险大,导致期权定价中的目标价格和理赔价格有一定偏差。其次,现阶段农产品从期货价格到场内期权价格的定价方法多用B-S定价法,精确度存在问题。再次,目前市场上涉及生猪“保险+期货”的定价方法多数以保险公司的角度出发,造成养殖户缴纳保费较高。回顾文献可知,在“保险+期货”模式定价方法的研究上,叶洁琼(2019)[1]指出,由于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实则为倒向型期权,对保费的厘定相当于对期权定价,而在期权定价中,首先应选择合适的亚式期权定价。徐玲玲(2018)[2]在期权定价研究中采用了算数平均亚式期权及适用于亚式期权的Monte�Carlo模拟定价法,并对该定价法进行改进。在保险期限方面,吴婉茹和陈盛伟(2017)[3]指出,“保险+期货”的保险理赔周期与期货合约交割日存在不匹配情况,应优化该产品的保险期限设计。在期权定价方面,孙乐和陈盛伟(2017)[4]研究认为,目前“保险+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