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艺术研究2023年第02期36笔耕不辍六十载春华秋实满庭芳*——评刘志群先生的藏戏实践与研究杨于卓【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刘志群先生的藏戏实践和藏戏研究成果,分析他的藏戏创编、戏团管理等实践对于藏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讨论他基于广泛深入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理论思考和原创观点,从而阐述了刘志群先生对于藏戏研究和藏戏传承发展的突出贡献。【关键词】刘志群;藏戏;实践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6860(2023)02-036-011截止目前,藏戏研究相关著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学者当数刘志群。刘志群的藏戏研究与他在西藏近60年的生活和工作紧密相连,用他自己的话说,“终生浸在地球极地,终生与藏戏创作和研究结缘,沉潜于舞台上抑扬顿挫的戏曲人生,浮荡于现实中风起云涌的人生戏剧,不免感慨……”a。刘志群,1940年出生于江苏启东,196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志愿进藏,这一进便是一生,直至今天他从未曾想过离开。启东,位于长江入海口,与上海隔江相望,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先萌芽的地方,开放和向外的理想追求是这方乡土融入个体的文化基因,这是刘志群毕业后没有和其他很多同学一样选择回乡的重要原因。启东,曾是“水、旱、蝗、汤(国民党汤恩伯部队)”四灾*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SPYZX04YB)成果。a刘志群.三重溯源而上——藏戏研究自述[J].戏曲研究,2013(10):408.b玛加.黄海汉子刘志群和他的朝圣之路[J].西藏艺术研究,1992(09):56.肆虐之地,也是苏北新四军根据地,他的大哥就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祖辈的荣光并没有泽被年幼的刘志群,童年的记忆是贫苦的,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烈士的弟弟,刘志群受到党和国家的诸多照顾。所以面对难得的学习机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刘志群是勤奋的,更是感恩的。刘志群的自述文章和访谈文章中,每每谈及一些求学细节令人动容,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他笔耕墨耘的起点。b怀着对党对国家的感恩之心,刘志群在思想上一直积极要求进步,小学时是少先队大队长,中学时担任学生会主席,高中毕业时就入了党,大学时担任团支书、党小组长。所以从名校毕业时,刘志群没有选择北京上海,也没有选择家乡南京,而是响应当时周总理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号召,到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37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志愿报名来到了最边远的西藏。从启东到拉萨,从祖国最东部、最低平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