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2期Vol.14No.22023年4月CHUANGXINYUCHUANGYEJIAOYUApr.2023学术创业视野下高校兼职兼薪管理的实证研究陈蓉蓉,秦野(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高校学科发展与评估中心,上海,200240)[摘要]为加快形成知识外溢,国家出台了鼓励高校相关人员兼职兼薪的系列措施,但在实践中屡遇瓶颈。除因多重身份引发的冲突困境等因素外,人事管理是个关键环节。以国内某所较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改革的“双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元交互理论,实证探究了人事管理者对本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从事校外兼职的认知情况。研究显示,高校人事管理者对兼职兼薪政策的了解程度整体偏低,对国家、省市及校院等不同层面政策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学科、政策认知水平对认同程度有显著影响。此外,人事管理者认为兼职兼薪活动产生的社会效应及个体收益大于学校、院系层面的收益。[关键词]兼职兼薪;三元交互理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溢出[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23)02−0100−08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社会功能的持续扩展,产、学、研的边界进一步被模糊[1]。高校教师从事兼职兼薪活动日益频繁,科研工作者通过参与科技创新创业形成知识外溢,促使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参与社会生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3]。一流高校如何在创新系统中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4]。人才的流动是知识外溢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持续松绑,出台了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灵活从事科技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促进成果转化的系列政策。兼职兼薪作为一种科技创业形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和选择[5]。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却受制于内外争议、制度冲突、难以管理和推进等瓶颈[6−7]。本研究指出,高校兼职兼薪管理的一个重要“中梗阻”在于人事管理环节[8]。在高校现有管理体制下,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兼薪活动涉及岗位聘用、考核评估、薪资保障等多项核心人事制度,而人事管理者的政策认知、价值取向则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选取国内较早探索教师兼职兼薪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某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下简称J校)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体、环境和行为的三元交互理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对各级人事管理者对兼职兼薪的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