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事业单位综合应用B试卷一、概念分析题:分析材料(材料1)中的观点、提法、表述等,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T1智能响应需求1.智慧城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满足各项需求。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相交叉,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各有侧重。T2智能服务管理观点一:智慧城市通过对物联网、云计算、地理空间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功能,——用新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观点二:智慧城市强调与管理服务智能化的,使得教育、医疗、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便捷和高效,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点三:智慧城市T3注重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其方法的应用,不仅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用户体验,从而实现智慧服务的高效便民。1.分别指出以上三则观点(材料1中的三则观点)各从哪一角度界定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概括3个角度——从哪些方面界定了概念)要求:简明、精准,不超过50字。1.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功能2.管理服务3.理念及其方法的应用2.归纳“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概括智慧城市的好处。——前置词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概括特征特点(有别于其他人和事物独特的地方)——中性信息(序号前置词对特征进行说明)——主体是好的——特征特点就是他突出大的好处主体是不好——特征特点就是他突出大的坏处1.智能响应需求。用信息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信息,满足需求;2.智能服务管理。用新技术感知城市状态,提供融合服务使城市设施和服务互联、便捷和高效;3.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地位、开放和用户体验。二、校阅改错题:下列文字(材料2)在行文逻辑、文字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当之处,请指出其中的8处并予以改正。(32分)要求:指出及改正时,请使用句子序号,不用抄写全句。2.①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②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弱化(1.逻辑错误弱化改为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用词不当因为改为因此需要从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