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课题金色的草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课前准备1.搜集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师生)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1.鼓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享受过哪些大自然的快乐。2.板书课文题目,设疑引读。引导学生思考: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1.交流汇报自己享受过的大自然的乐趣:(1)下雪的时候观赏雪景,打雪仗。(2)雨天听雨敲打窗户的声音。2.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了解“金色的草地”的由来。在学生畅谈自己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快乐时,要引导学生说清“快乐”之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检查朗读情况。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教师强调“耍、盛、察、睡”的读音。4.再读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分段朗读,读好长句子。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时:12分钟)课文,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哪两件事?3.小组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词。如:采用谜语识字法识记“蒲”耍”“钓”等字的字形。4.读文思考,总结汇报。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2.指生汇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1.按自然段读文,读懂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理清文章脉络:乡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对蒲公英的喜爱。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