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9.doc
下载文档

ID:2824919

大小:107.55KB

页数:14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苏教版 数学 年级 学期 期中 测试
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5)   一、填空. 1.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所指的数,一般是指      ,不包括      . 2.在6÷12=0.5 91÷13=7 8÷5=1…3 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      ,能除尽的式子有      个,不能整除的算式有      个. 3.在28=2×2×7这个形式中,每个质数都是      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      . 4.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      ,表示      .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只乒乓球的体积约15      ; 一台冰箱的所占空间约是1.5      ; 一间教室占地面积约48      ; 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      . 6.5.7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 两个都是合数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 8.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9.按照自然数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 10.请你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数: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20=      +      =      +      =      +      +      . 1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则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增加      倍. 14.1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比较这两个数的乘积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我发现      .   二、判断题. 15.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至少有两个约数.      .(判断对错) 16.最小的质数是1.      .(判断对错) 17.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判断对错) 18.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就是500毫升.      .(判断对错) 19.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判断对错). 20.长方体的6个面只能是长方形,不可能是正方形.      . 21.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判断对错) 22.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判断对错)   三、单一选择题. 23.全体非零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  )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质数、合数和1 D.上面三种都不对 24.下面(  )个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9 C.16 D.64 25.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是(  ) A.15 B.30 C.60 D.90 26.6和7都是42的(  ) A.互质数 B.因数 C.质因数 D.质数 2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28.根据算式35÷5=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7是35的约数 B.5能被35整除 C.35是5的倍数 D.35能被5除尽 29.至少要(  )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4块 B.6块 C.8块 D.16块 30.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它的周长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无法确定   四、计算. 31. 直接写得数,涂改不计分. 0.1÷0.01= 0.35×100= 2.5×4= 1.44÷1.2= 0.5×64= 15×0.06= 0÷0.24= 0.36×1= 3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9÷1.3+2.5×0.4    1.25×32×2.5 96.5×105﹣5×96.5 18.75﹣0.43﹣4.57. 33.把下面各数的分解质因数. 49 57 91 187. 3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号题只求最小公倍数) 8和27 24和84 51和85 ☆18、24和36☆15,30和60☆9、13和4.   五、应用题(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35.要用玻璃做一个长方体无盖的鱼缸,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现在这个鱼缸中水深2分米,鱼缸中水的体积约是多少?(玻璃厚度不计) 36.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是多少? 37.聪聪先把一个土豆切成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A,又用刀沿虚线垂直切割,再拼摆成一个新立体图形B,如图,请你求出立体图形B的体积. 38.学校教室后面有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场地,由于地势比较低,每次只要下了雨后就有几天不能活动,学校准备解决这一问题,和有关工厂协商低价购进一批炭渣,如果要在这块场地上铺上10厘米厚的炭渣,需要多少立方米炭渣? 39.今年3月12日,五年级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人数在30和50人之间,如果分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多少人? 40.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84厘米,宽是56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 41.如图是五(2)班学生爱吃的蔬菜统计图: A、根据这个统计图,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B、看了统计图后,你有哪些建议?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 1.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所指的数,一般是指 自然数 ,不包括 0 . 【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若整数a除以非零整数b,商为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说b能整除a),注意b为0则不叫整除;所说的“数的整除”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讲“数的整除”时,我们所指的数,一般是指 自然数,不包括 0. 故答案为:自然数,0.   2.在6÷12=0.5 91÷13=7 8÷5=1…3 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 91÷13=7 ,能除尽的式子有 2 个,不能整除的算式有 3 个. 【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整除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第二个整数能整除第一个整数; 能除尽是指所除的商是一个整数或有限小数;不能整除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不是整数或有余数.据此逐项分析后再选择. 【解答】解: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91÷13=7; 能除尽的式子有2个; 不能整除的算式有3个. 故答案为:91÷13=7,2,3.   3.在28=2×2×7这个形式中,每个质数都是 28 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 质因数 . 【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合数与质数. 【分析】根据合数的定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28=2×2×7这个形式中,每个质数都是28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故答案为:28,质因数.   4.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 a的立方 ,表示 3个a相乘 . 【考点】用字母表示数. 【分析】本题是一个用字母表示数的题.一个数的立方表示3个此数相乘,而不是这个数乘3. 【解答】解:a3读作 a的立方,表示 3个a相乘. 故答案为:a的立方,3个a相乘.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只乒乓球的体积约15 立方厘米 ; 一台冰箱的所占空间约是1.5 立方米 ; 一间教室占地面积约48 平方米 ; 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 毫升 .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只乒乓球的体积应用“立方厘米”做单位;计量一台冰箱的所占空间应用“立方米”做单位;计量一个教室占地面积应用“平方米”做单位;计量一个墨水瓶的容积应用“毫升”做单位. 【解答】解:一只乒乓球的体积约15立方厘米; 一台冰箱的所占空间约是1.5立方米; 一个教室占地面积约48平方米; 一个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毫升. 故答案为:立方厘米,立方米,平方米,毫升.   6.5.7升= 5.7 立方分米= 5700 立方厘米.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分析】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 【解答】解:5.7升=5.7立方分米=57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7,5700.   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 两个都是合数 4和9,8和9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3和8,3和10 .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两个数都是合数的互质数:如,4和9;8和9; 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数是合数的互质数:如,3和8;3和10; 故答案为:4和9,8和9;3和8,3和10.   8.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20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15 . 【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分析】利用一个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解: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20,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15. 故答案为:20,15.   9.按照自然数能否被2整除,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奇数和偶数 . 【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 【分析】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其中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例如:0,2,4,6等,不能被2整除的为奇数,例如:1,3,5等.所以自然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 【解答】解:自然数是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例如:0,2,4,6等, 不能被2整除的是奇数,例如:1,3,5等. 故答案为:奇数和偶数.   10.请你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写出一个数: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120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2 . 【考点】2、3、5的倍数特征. 【分析】(1)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数字必须是0,且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据此可知这样的最小的三位数,百位上必须是1,个位上必须是0,所以十位上是2即可; (2)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也就是求6和8的最大公因数,据此求解. 【解答】解:(1)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120. (2)6的因数有:1,2,3,6 8的因数有:1,2,4,8 所以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2,也即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是2. 故答案为:120,2.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20= 13 + 7 = 17 + 3 = 2 + 7 + 11 .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先知道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然后根据要求填空即可. 【解答】解:20=13+7=17+3=2+7+11; 故答案为:13,7;17,3;2,3,11.   12.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96 平方厘米,体积是 64 立方厘米. 【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6cm,首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求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正方体的棱长是: 16÷4=4(厘米), 表面积是: 4×4×6=96(平方厘米); 体积是: 4×4×4=64(立方厘米). 答: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体积是6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96平方厘米,64立方厘米.   13.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则表面积扩大 9 倍,体积增加 26 倍. 【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分析】设正方体原来的棱长是1厘米,扩大3倍就是3厘米,原来的表面积为1×1×6=6(平方厘米),现在表面积为3×3×6=54(平方厘米),扩大了54÷6=9(倍),即3×3=9(倍); 正方体原来体积为1×1×1=1(立方米),现在的体积是3×3×3=27(立方厘米),扩大了27÷1=27(倍),即3×3×3=27(倍),则增加了27﹣1=26(倍). 【解答】解: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则表面积扩大:3×3=9(倍); 体积扩大:3×3×3=27(倍),增加了27﹣1=26(倍); 答:表面积扩大9倍,体积增加26倍. 故答案为:9,26.   14.10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2 ,最小公倍数是 60 , 比较这两个数的乘积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我发现 他们的结果相等 .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 【解答】解:12=2×2×3 10=2×5 所以12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2,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2×60=10×12 比较这两个数的乘积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我发现:他们的结果相等. 故答案为:2,60,他们的结果相等.   二、判断题. 15.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至少有两个约数. × .(判断对错) 【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分析】一般的一个非0的自然数,都至少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约数,但是1是特例,因为它本身就是1,只有1一个约数;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1只有一个约数,故任何一个自然数的约数至少有两个,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最小的质数是1.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质因数的意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因为1的因数只有1,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 因此,最小的质数是1,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正确 .(判断对错) 【考点】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分析】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者5.根据特征直接判断. 【解答】解:被5整除的数个位是5或0,而任意五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必有一个数个位是5或0. 故答案为:正确.   18.输液瓶里装了500毫升的药液,输液瓶的容积就是500毫升. 错误 .(判断对错) 【考点】体积、容积及其单位. 【分析】根据实际可以得出,输液瓶的容积应该大于500毫升,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输液瓶装了500毫升的药液,根据实际可以知道,瓶内并没有装满药液, 所以输液瓶的容积应该大于500毫升,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9.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 (判断对错). 【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分析】可以举出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但体积不相等的反例,继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长宽高分别为2、4、6的长方体表面积为:(2×4+2×6+4×6)×2=88,体积为:2×4×6=48; 长宽高分别为2、2、10的长方体表面积为:(2×2+2×10+2×10)×2=88,体积为:2×2×10=40. 故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0.长方体的6个面只能是长方形,不可能是正方形. × . 【考点】长方体的特征. 【分析】一般的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但是也有特殊的长方体,它就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由此做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所以长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1.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判断对错)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是任何两个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 【解答】解: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是任何两个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 所以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出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判断对错) 【考点】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两个数的公约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因为有可能等于其中一个自然数,比如6和12,6就是它们的公约数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比如6和12,6就是它们的公约数之一,但是两个数的公约数6就等于其中一个数.所以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三、单一选择题. 23.全体非零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  )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质数、合数和1 D.上面三种都不对 【考点】合数与质数;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 【分析】质数又称素数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因数;合数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它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就是它本身,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由此可知全体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合数和1三类. 【解答】解:全体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三类: ①有1个因数的,即1; ②有2个因数的,即质数; ③有3个或3个以上因数的,即合数. 故选:C.   24.下面(  )个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9 C.16 D.64 【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分析】拼成大正方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应该是一个数的立方数,1的立方除外,如2的立方8个,3的立方27个,4的立方64个,5的立方125个等. 【解答】解:拼成大正方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应该是一个数的立方数, 故选:D.   25.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是(  ) A.15 B.30 C.60 D.90 【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我们运用整除的概念进行解答,所以“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意思是15与30都能被这个数整除,也就是求15与30的公因数是多少. 【解答】解: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的数, 说明了这个数既能整除15,又能整除30. 所以这个数是15与30的公因数, 所以15与30的公因数只有15, 故选:A.   26.6和7都是42的(  ) A.互质数 B.因数 C.质因数 D.质数 【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因为42÷6=7,所以6和7都是42的因数;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42÷6=7,所以6和7都是42的因数; 故选:B.   27.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合数 【考点】合数与质数. 【分析】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看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看这个数约数个数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是最小的质数,2×3=6,6是偶数也是合数,由此排除B、D,3×5=15,15是奇数也是合数,由此排除A、D.. 答: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质数. 故此题选择C   28.根据算式35÷5=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7是35的约数 B.5能被35整除 C.35是5的倍数 D.35能被5除尽 【考点】整除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我们运用整除的意义进行解答,一个整除的算式有多种不同的意义,根据不同的说法再找出不对的答案. 【解答】解:35÷5=7, 我们可以理解为; 35是5的倍数, 5是35的约数, 35是7的倍数, 7是35的约数, 35能被5整除, 5能整除35, 故选:B.   29.至少要(  )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4块 B.6块 C.8块 D.16块 【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分析】要使所用的小正方体最少,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可以由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组成,由此即可求得小正方体的个数. 【解答】解:要使所用的小正方体最少,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可以由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组成, 所以使用的小正方体个数最少是:2×2×2=8(个); 故选:C.   30.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它的周长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D.无法确定 【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正方形的周长.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可知无论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还是偶数,它的周长都是4的倍数,也就一定是2的倍数,所以一定是偶数;据此还可以根据它的周长是4的倍数,断定这个数也一定是合数,因为除了1和它本身至少还有4这个因数. 【解答】解:因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所以它的周长一定是偶数,也一定是合数. 故选:B.   四、计算. 31. 直接写得数,涂改不计分. 0.1÷0.01= 0.35×100= 2.5×4= 1.44÷1.2= 0.5×64= 15×0.06= 0÷0.24= 0.36×1= 【考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分析】我们运用小数的四则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的过程中注意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解答】解:0.1÷0.01=10 0.35×100=35 2.5×4=10 1.44÷1.2=1.2, 0.5×64=32 15×0.06=0.9 0÷0.24=0 0.36×1=0.36,   3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9÷1.3+2.5×0.4    1.25×32×2.5 96.5×105﹣5×96.5 18.75﹣0.43﹣4.57. 【考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分析】(1)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根据连减的性质进行计算. 【解答】解: (1)1.69÷1.3+2.5×0.4, =1.3+1, =2.3; (2)1.25×32×2.5, =1.25×(8×4)×2.5, =(1.25×8)×(4×2.5), =10×10, =100; (3)96.5×105﹣5×96.5, =96.5×, =96.5×100, =9650; (4)18.75﹣0.43﹣4.57, =18.75﹣(0.43+4.57), =18.75﹣5, =13.75.   33.把下面各数的分解质因数. 49 57 91 187. 【考点】合数分解质因数.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连乘积形式,一般先从简单的质数试着分解. 【解答】解:49=7×7 57=3×19 91=7×13 187=11×17   34.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号题只求最小公倍数) 8和27 24和84 51和85 ☆18、24和36☆15,30和60☆9、13和4.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析】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同时要考虑两个数互质,两个数为倍数关系的情况. 【解答】解:①8和27是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27×8=216; ②24=2×2×2×3 84=2×2×3×7 最大公约数是2×2×3=12; 最小公倍数是2×2×2×3×7=168 ③51=3×17 85=5×17 最大公约数是17 最小公倍数是3×5×17=255; ④18=2×3×3 24=2×2×2×3 36=2×2×3×3 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 ⑤15,30和60两两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60; ⑥9、13和4两两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9×13×4=468.   五、应用题(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35.要用玻璃做一个长方体无盖的鱼缸,长6分米,宽4分米,高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现在这个鱼缸中水深2分米,鱼缸中水的体积约是多少?(玻璃厚度不计) 【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 【分析】(1)求玻璃的面积,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进行解答,用四周的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的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2分米深水的体积.即长×宽×高=体积. 【解答】解:(1)要用的玻璃是: (6+4)×2×5+6×4, =100+24, =124(平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124平方分米的玻璃. (2)缸中水深2分米的体积: 6×4×2=48(立方分米); 答:鱼缸中水深2分米,鱼缸中水的体积约是48立方分米.   36.一个商品盒是正方体形状,棱长为6厘米,用塑料棍做这个盒的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塑料棍?在这个盒的四周贴上商标,贴商标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 【分析】(1)求需要多长的塑料棍,是求这个正方体的棱长的总和,用棱长乘12即可; (2)求贴商标的面积,是求这个正方体四个侧面的表面积的和,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4即可. 【解答】解:6×12=72(厘米); 6×6×4, =36×4, =144(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72厘米长的塑料棍,贴商标的面积144平方厘米.   37.聪聪先把一个土豆切成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A,又用刀沿虚线垂直切割,再拼摆成一个新立体图形B,如图,请你求出立体图形B的体积. 【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等积变形(位移、割补). 【分析】由于图形B是由图形A切拼而成,所以图形B的体积和图形A的体积相等,只是形状改变了.因此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4×4×4=64(立方厘米), 答:立体图形B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   38.学校教室后面有一个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场地,由于地势比较低,每次只要下了雨后就有几天不能活动,学校准备解决这一问题,和有关工厂协商低价购进一批炭渣,如果要在这块场地上铺上10厘米厚的炭渣,需要多少立方米炭渣? 【考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 【分析】首先要统一单位,把10厘米转化成米,然后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长×宽×厚(高)=体积”. 【解答】解:10厘米=0.1米, 120×80×0.1, =9600×0.1, =960(立方米); 答:如果要在这块场地上铺上10厘米厚的炭渣,需要960立方米炭渣.   39.今年3月12日,五年级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人数在30和50人之间,如果分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多少人?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分析】即求30﹣50之间的4、6、8的公倍数,也就是求30﹣50之间的6和8的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6=2×3,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因为在30~50之间,所以五年级植树的人数应为:24×2=48(人). 答: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48人.   40.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84厘米,宽是56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 【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分析】根据题意,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是求8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求至少可以剪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用这张纸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8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8, 84×56÷(28×28) =4704÷784, =6(个); 答: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28厘米,可以剪成6个这样的正方形.   41.如图是五(2)班学生爱吃的蔬菜统计图: A、根据这个统计图,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B、看了统计图后,你有哪些建议? 【考点】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分析】(A)根据这个统计图,提出两个具有数学价值的问题,例如该年级学生最爱吃的是哪种蔬菜?有多少人? (B)结合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建议.即根据对各种蔬菜的膳食人数来回答. 【解答】解:A:根据这个统计图,提出:该年级学生最爱吃的是哪种蔬菜?有多少人? 7+12=19(人) 答:喜好吃花菜的人数最多,有19人. B:结合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建议:合理膳食,多吃芹菜、萝卜,芹菜含铁量较高,萝卜中含维生素较高.   添加微信:car4900,免费领小学资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