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夯实基础卷一、选择题(共50分)1.(本题2分)有因就有果。下列因果关系搭配不正确的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实力大增B.北人南迁---江南得到开发C.长平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商鞅变法---秦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本题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B.C.D.3.(本题2分)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B.“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的地理条件C.赤壁之战结局的影响D.曹操、刘备、孙权都善于用兵4.(本题2分)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公元207年所作《步出夏门行》的组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时,他的“壮心”是A.消灭袁绍的势力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C.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5.(本题2分)曹操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马陵之战D.桂陵之战6.(本题2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其中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A.西晋B.东晋C.吴国D.魏国7.(本题2分)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8.(本题2分)使西晋迅速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A.八王之乱B.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C.淝水之战D.靖康之变9.(本题2分)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面貌,它们能共同体现的信息主要是A.文明起源B.移风易俗C.国家统一D.民族交融10.(本题2分)我国原来居住在北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始于A.秦朝末年B.东汉后期C.西汉后期D.南北朝时期11.(本题2分)许多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名字。今天的南京在三国、东晋时,分别被称作A.建业、夷洲B.咸阳、夷洲C.咸阳、建康D.建业、建康12.(本题2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优越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注重发展经济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13.(本题2分)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