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能力提高卷一、选择题(共50分)1.(本题2分)《三国志)关于商编将汉献帝理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魏书·毛阶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表明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D.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2.(本题2分)赤壁之战作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叙述。据此可以确定的是A.赤壁之战最终曹操失败B.周瑜是赤壁之战的统帅C.瘟疫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三足鼎立局面由此形成3.(本题2分)“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B.马陵之战C.赤壁之战D.长平之战4.(本题2分)下图中展示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朝代更替如果请你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进行描述,你会说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5.(本题2分)《三国志》所载:“……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曹操在兵败北撤后,也曾感慨道:“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关于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瘟疫是曹军战败的原因之一B.该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该战争为淝水之战D.该战争标志三国鼎立的形成6.(本题2分)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7.(本题2分)两晋时期,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材料反映了两晋时期A.对外交往频繁B.民族交融现象C.社会生活丰富D.政治局势动荡8.(本题2分)西晋卖官现象流行,如果前来买官的人穿着华丽,就会被热情引见,而穿着一般的人连达官贵人的门都进不了。这反映西晋A.盛行享乐B.地方割据C.物价飞涨D.统治腐朽9.(本题2分)《晋书》记载:“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种人口的迁移对北方人口变化的影响是A.北方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增加B.西域各族迁移到黄河流域C.中原人迁到边疆D.东部人口大量北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