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间隙。B、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2)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物态改变时内能改变。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1)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2)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8.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5)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9.物体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计算:Q=cm△t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