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和词语写汉字。(1)mo沙()()契()写()鬼(2)cai()缝()想()富理()(3)ban()马()级出()()发(4)zao干()暴()洗()()声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威风()()呆()呆()别出()()()高一()大步()()暴()无()念念()()忘乎()()()海一()()()不同井()有()惟()惟()(1)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被雕刻得,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2)大家都写黄河,只有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就是。(3)张飞地站在长坂坡前,一声断喝,吓退曹操百万雄兵。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竹节人()会被老师没收。(2)故宫博物院的北门()午门,()神武门。(3)竹节人()深受孩子们喜爱,()引起了大人的兴趣。(4)这些设想()能实现,()是遥远的事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B.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C.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D.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2)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3)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6.玩竹节人入迷的样子真有趣,你能写一个类似的场景吗?二、课文回顾。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竹节人》一文批评了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2)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是因为火星表面的植物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了颜色。()(3)故宫博物院就是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4)《竹节人》围绕“迷”字展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2.《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的艰难历程,这个谜现在(已经解开仍然未解)。3.《故宫博物院》中“材料一”按照顺序,由南到北介绍了故宫以及,赞扬了。4.《春日》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三、交流平台。《竹节人》一文中介绍了有关制作竹节人的方法,其制作材料简易,方法简单。学习本文的写法,介绍你曾经亲手制作或者见过别人制作一种玩具的过程吧。四、综合学习。看尘埃飞舞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传染上“昏睡病”而死亡。科学家发现,舌蝇的视觉,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斑马,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对舌蝇而言,往往视而不见。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捕食性动物的攻击。又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