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37~39。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2、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准备题。(1)1元=()角=()分(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3角=()元30分=()元100毫米=()米(3)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1、教学例4。(1)出示例4。读题。(2)分组准备,讨论。(3)说出结果。0.3元=0.30元(4)为什么?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B、画图理解。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5)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2、完成教材例5。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1)学生自主填空。(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3)汇报自己的结果。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4)观察板书: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1、完成教材第38页的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4=()3.16=()10=()学生自主改写。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3、完成教材第39页的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六的1~5题。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五、教学例7。(出示例7图)1、教师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怎么想的?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2、大胆猜测。0.6>0.48。学生汇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