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知识与技能1.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2.会使用符号“>、=、<”对数与加减算式进行比较。3.运用数卡探究解题策略:先测定(推断)最大的得数和最小的得数,然后所有余下的得数在它们之间。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探究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教学重点解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一、引导观察师:小朋友,小丁丁、小巧和小亚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小丑叔叔,他们就兴致勃勃地踩上高跷,要和小丑比高低,比下来的结果怎样?请小朋友说说比较的结果。我们已经学过“>、=、<”号,能不能用这三种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例如:小巧踩着高跷比红鼻子小丑矮,我们可以说: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二、揭示课题:师:比较物体的多少、高矮、轻重等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我们可一、观察“踩高跷”图,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1.生:小巧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矮。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一样高。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2.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比较的结果。生:小丁丁踩着高跷和小丑叔叔同样高。我们可以说:小丁丁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生:小亚踩着高跷比小丑叔叔高。小亚的高度+高跷的高度>小丑叔叔的高度。以用数字来代替这些数量:如用6表示高跷的高度,用11表示小丑叔叔的高度,那么小巧的高度就可能是几呢?()+6<11(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比一比”,出示课题。展开三、指导审题1.板书6+()<11生:0、1、2、3、4。提问:你们用的是什么好方法,能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到符合题意的所有答案呢?小结:可以先想6加几等于11,6+5=11,由于和要比11小,所以加数就要比5小。2.指导校对。3.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练习的都是加法题,你们能不能自己编类似的减法题?三、探究解题策略1.解答6+()<11,探究解题策略。(1)审题,这是谁和谁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2)思考:哪些数合适?(3)生:我发现最小的答案是0,因为加数越小,和越小,6+0<11。1也可以,2也可以,3、4也行。但5却不行,因为6+5=11,不符合题意。那么,比5大的数肯定都不行。2.独立练习。8+()〈143.学生自编减法的含有一个变数的不等式。拓展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练习的是,在不等式里填上合适的数。有时不能超过某一个数,有时又不能比这个数小,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最大的或最小的这...